但隨著事態的發展,對中美貿易戰的擔憂逐漸緩解。5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魯抗宣布,應美國政府邀請,總統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於5月6日至5日訪問美國。屆時,劉副總理將繼續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率領的美國經濟代表團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磋商。
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本周率團訪美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向中國示好,並在推特上寫道:“總統和他正在共同努力,為中興提供壹個快速恢復業務的方法,否則中國將失去太多工作崗位。”他已經指示商務部完成這項工作。與此同時,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和美國即將就中興通訊和農業關稅達成協議。相關知識包括加速高通對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審查,恩智浦股價上漲至16%。
可見中美緊張的經貿關系有緩和的希望,這對美豆是壹個利好,有利於後期擴大美豆的出口份額。周壹5月14日CBOT芝加哥交易所7月大豆期貨上漲13美分,至1016.25美分/蒲式耳,漲幅1.3%,脫離五周低點(見圖1)。但貿易戰的緩和對國內市場是利空,因為前期國內市場註入了太多的貿易戰情緒溢價。近期油脂持續調整,豆油主力合約重回5800元/噸下方。至5月1809收盤,大連盤豆油合約收於5766元/噸,盤中低點5748元/噸,5月65438+。
最近幾個月,中油廠壓榨利潤不錯,使得油廠大量采購國外大豆。中美貿易矛盾升級後,中國將重心轉向巴西,壹度推動巴西升水大幅上漲。然而,最近的情況發生了逆轉。由於美元持續升值,巴西貨幣雷亞爾大幅下跌,導致巴西大豆價格大幅下跌,跌幅超過壹半,進口成本大幅降低。
自上周以來,中國進口商對購買大豆的興趣已經枯竭,因為終端養殖需求疲軟,國內油廠因豆粕暴漲現象嚴重而被迫停產。不過,巴西大豆產量有望創歷史新高。據USDA預計,巴西2018/19年度大豆產量預計為1.1.7億噸,與去年的紀錄水平相當。預計收獲面積將達到創紀錄的365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65438+40萬公頃,增長4%。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豆類價格可能會下跌,這樣低價會吸引買家再次購買。此外,巴西植物油協會(ABIOVE)也表示,未來幾年巴西將擴大主導地位,巴西大豆種植面積每年將增加50萬至70萬公頃。如果種植50萬公頃,大豆年產量可能增加200萬噸之多。
國內基本面
1,擠壓
根據Cofeed最新調查,預計5月到港大豆904萬噸,6月980萬噸,7月10萬噸,8月900萬噸。由於壓榨的豐厚利潤,油廠開始蓬勃發展起來。然而物極必反,豆粕的產量也在增加。但由於終端養殖需求不佳,油廠豆粕發貨緩慢,導致工廠大面積停工。上周(5月5日-5月11)國內油廠開工率繼續下滑。全國油廠壓榨大豆總量為146250噸(渣165438噸,油263925噸),較上周減少65438。由於部分油廠停產半個月左右,豆粕庫存已經消化完畢,陸續開工。下周(第20周)油廠開工率將有所回升,壓榨量可能在654.38+0.6萬噸左右,下周(第265.438+0周)壓榨量將升至654.38+0.6萬噸。即使開工率有所回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
2.大豆油的供應和需求
截至5月11,豆油國內商業庫存總量為12868500噸,較上周同期減少199500噸,減少1.52%,較上月同期減少137.8。減少6.61%,較去年同期的1.248萬噸增加3885萬噸,增幅為36.5438+0.1%,五年均值為981.64萬噸。
近兩周油脂連續震蕩反彈,提振市場信心,提振買家購買熱情。尤其是5月第壹周,全國各大工廠豆油總成交量達到17.95萬噸,日均成交量59833噸。5月第二周,買方追漲意願略有減弱,豆油成交有所下降,但日均成交仍達到2萬噸以上,總成交達到12.22萬噸,較前壹周下降31.92%。(見圖6)事實上,今年豆油的市場需求明顯好於去年同期。今年以來(截至5月11),豆油總成交量達到2217710噸,較去年同期增加804265400噸。主要是豆油供大於求的格局明顯,國內豆油現貨價格已明顯低於去年,但國內大豆與棕櫚油的價差長期低於正常水平,導致棕櫚油等小品種油脂的市場份額受到豆油的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