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克服對蛇的恐懼?

如何克服對蛇的恐懼?

這是本書第五章的第二篇文章。看看大師是怎麽克服內心恐懼的。我年輕的時候害怕蛇。我幾乎什麽都不怕。恒河漲水的時候,我敢於遊進森林,無視老虎的潛伏,但是我非常害怕蛇。我遇到過很多次蛇,每次都把恐懼埋在心裏,沒有讓別人知道,甚至沒有告訴我的上師。1939年9月的壹天,我跟隨我的老師來到裏什凱什。我們的目標是去Virbhadra,所以我們在現在的修道院紮營。壹大早,在恒河沐浴後,師徒二人靜靜地坐在河堤上。當時壹坐就是兩三個小時,成了習慣。大約是七點半。我睜開眼睛,看見眼鏡蛇就在我面前!蛇的後半部分盤在地上,上半身高聳挺舉。蛇眼靜靜地看著我,離我坐的地方只有60厘米。我嚇了壹跳,趕緊又閉上了眼睛。過了幾秒,我才安心。當我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那條蛇還是壹動不動。我驚慌地跳起來,迅速跑開了。跑了幾米後,我轉過頭,然後蛇又爬回了灌木叢。當妳回去見古魯時,告訴他發生了什麽。他笑了笑,然後說,當人深度靜坐時,旁邊的生物也會進入靜坐狀態,這是很自然的。還有壹次,經過各種訓練,我又壹次遭遇了蛇的恐怖經歷。我奉命去南印度,那是現在公認的印度文化發源地。在壹個寒冷的夜晚,我去寺廟尋求庇護。壹開始他們拖著說:“妳是和尚,為什麽還需要住的地方?”這時,壹個女人從廟裏走了出來。她對我說,“跟我來。這裏有住的地方。”這個女人帶我進了壹個只有四分之壹坪的小茅屋。她讓我住在這裏,然後她就走了。我只有壹張坐著用的鹿皮,壹條披肩和壹塊腰布。房間裏沒有燈,但我能透過人群發出的光看到壹些東西。幾分鐘後,我看到壹條眼鏡蛇在我面前爬行,轉身發現旁邊還有壹條。過了壹會兒,我驚訝地發現房間裏有幾條眼鏡蛇。我才知道我被困在蛇廟裏了!情況很危險,我很害怕。這個女人可能是想試探我是不是真和尚。其實我還在培訓期。我真的很害怕,但我心裏想:“如果我晚上逃跑,我會去哪裏?”而且,如果我走了,這個女人恐怕再也不會施舍家人了。“我決心留下來。就算我死了,至少我還沒有打破出家的規矩。然後我想:“這個女人好像不太開明,但是可以自由出入。所以壹定有辦法讓我留在這裏而不受傷害。我回憶起我的古魯的教導,告訴自己:“安靜地坐著,看看這條蛇對我做了什麽。”我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我整晚坐著看蛇。我沒有坐以待斃。我能想到的只有蛇。即使有了這兩次經歷,對蛇的恐懼也沒有消退。因為我是壹個年輕的法師,所以很多人甚至壹些政府高官都來拜訪,送禮,祈福。但是對蛇的恐懼仍然困擾著我。我經常教學生梵天經,這是壹種無畏的哲學,但恐懼仍然留在我的心中。我已經努力嘗試用理性的方法來擺脫恐懼,但越是這樣,我越害怕,甚至害怕會出問題。有時候突然的聲音讓我想起了蛇。更有甚者,在安靜地坐著之前,我經常會睜著眼睛四處張望,生怕有蛇。無論我去哪裏,我總是在尋找蛇。最後,我告誡自己:“即使為此而死,也要擺脫這種恐懼。我無法克服我的恐懼。妳怎麽能領導那些愛妳,依賴妳的人?妳有這種恐懼但妳仍然領導著別人——妳這個虛偽的人。“我去見古魯。我問:“老師……”他說:“我知道妳在想什麽。妳害怕蛇。”“既然妳知道,為什麽不告訴我如何擺脫這種恐懼?”我問道。他說:“為什麽?妳應該問我。妳為什麽壹直瞞著我?“我從來沒有對他隱瞞任何秘密,但我沒有告訴他這件事。後來他帶我去了森林,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沈默。妳必須在早上3: 30起床,收集壹些樹葉和野花。我們必須做壹項特殊的服務。”(原註:這種崇拜被稱為Parthiv Puja,即崇拜的神濕婆神)。第二天早上,我發現了很多樹葉。當我因為看不清而撿起這堆樹葉時,發現裏面有壹條眼鏡蛇。蛇在我手裏,我無法逃脫。我壹籌莫展,嚇得差點崩潰。我的手壹直在發抖。古魯在旁邊說:“拿來給我。”我不能動了。他說:“它不會咬妳的。”然而,心底的恐懼湧了上來。我心想:“那是妳手裏的死神。”我相信我的導師,但是恐懼淹沒了我的信仰。他說:“妳為什麽不試著喜歡呢?”“喜歡嗎?!"我喊道,“喜歡威脅我們的東西嗎?這怎麽可能呢?如何去愛?”這種情況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壹樣的——如果我們害怕壹個人,我們就不可能喜歡他。我們總是害怕他,恐懼的種子在我們心中滋長。古魯說:“看,這是多麽美麗的動物啊。它四處遊蕩,但看起來還是很幹凈。妳不夠幹凈,所以妳必須每天洗澡。蛇是世界上最幹凈的動物。”我說:“很幹凈,但是不危險嗎?”他說:“人比蛇更臟更毒。人們會殺人傷人。他每天都散發著憤怒等不良情緒,迫使周圍的人接受邪靈。蛇傷人只是為了自衛。”他接著說:“妳睡覺的時候會用手指戳眼睛嗎?牙齒會咬到舌頭嗎?為什麽不呢?這個很好理解。有壹天,當我們也明白萬物如其本身壹樣,我們就不會害怕其他生物了。”他說話的時候,雖然我手裏還拿著那條蛇,但是我的恐懼漸漸消失了。我想:“如果我不想傷害蛇,為什麽蛇會傷害我?”蛇不會無緣無故咬人。蛇為什麽咬我?我不是壹個特別的人。”我的頭腦慢慢恢復了平靜。有了這次經歷,我再也不怕蛇了。動物天生敏感,容易感受到愛與恨的波動。只要人無意傷害,動物就會變得溫柔友善。即使是野生動物也經常喜歡和人在壹起。幾年來,我在喜馬拉雅山谷的許多動物身上觀察到了這種傾向。動物們晚上來到村莊附近,直到清晨才返回森林。他們似乎喜歡親近人類,但又害怕人類的兇殘。人類因為自私、執著、仇恨而失去了人性,而動物只有受到驚嚇才會做出防禦性攻擊。如果人們能溫柔地對待動物,它們就不會攻擊人類。我永遠記得跋彌、聖弗朗西斯和佛陀關愛動物的方式,我將盡我所能以他們為榜樣。恐懼產生不安全感,不安全感導致心態失衡,心態失衡會影響人的行為。恐懼癥會扼殺壹個人的生命,最終導致精神病院。當我們深入探究恐懼產生的原因時,往往會發現它往往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長期學習的結果變成了事實。恐懼會帶來危險,所以人要通過裝真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我發現只要有實踐經驗,所有的恐懼和疑惑都不難克服。《瑜伽經》開頭的十誡是達到三昧(三昧譯:人與無極合壹時的歡喜狀態)的基本條件。第壹個是Ahimsa,意思是不殺不害。因為自私和自負,人變得麻木不仁,失去了本能的力量。這些年來,我在印度的森林和群山中遊蕩,從未聽說過有家人或修行者被野生動物襲擊。這些人為了安全,並沒有刻意避開野生動物和自然災害(如山體滑坡和雪崩)。這是壹種讓人無所畏懼的內在力量;只有無畏的人才能跨越自我意識,與宇宙意識融為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