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蘿蔔種植技術地塊的選擇
種植蘿蔔時,宜選擇地勢平緩、日照優良、土壤肥沃疏松、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沙土地塊,防止在土層薄、土質硬、土質重或礫石多、淹水的地塊種植。
播種期的氣候特點是高溫,冬季氣溫極低,嚴寒。雖然蘿蔔在7月中旬到10上半月,2月下半月到4月上半月都可以播種,但最好的播種季節是9月,這個階段播種的蘿蔔產量高,品質好。過早播種對高溫、降雨不利,蘿蔔品質較弱;春播導致產量降低,病蟲害增多。如果留茬分布有效,1年可以在同壹塊地種三棵蘿蔔。
耕作和施肥
新開的花園要清除土壤中的樹幹、草根、碎石等殘留物。土壤翻曬後,每667m2施優質堆肥有機肥2000~3000kg,硫酸銨復合肥40kg,95%硼砂1.5 ~ 2 kg,第二次翻(溝1.6m)後解包。9月中旬和春季播種的蘿蔔,壹般用農用塑料薄膜覆蓋。
蘿蔔播種
播種前測量種子出苗率。蘿蔔種植采用直播方式,分播種、穴播、穴播三種。播種和穴播用的種子量比較大,出苗後間苗和定苗的勞動量也比較大。所以技術專業生產者基本都選擇穴播。穴播的方式是按30cm×25cm的行距在地表開3-5 cm左右深的淺孔,出苗率高的原料每穴播2-4粒。註意種子。種植秋蘿蔔時,晴天要覆蓋壹層防曬網降溫保濕補水,減少苗期補水保濕的頻率。
間隔和固定幼苗
遮住太陽屏的情節出現後應立即揭開太陽屏。1倍間苗定苗應在蘿蔔苗期進行,間苗應在蘿蔔出葉後進行,主要是去除弱苗和密苗,立即摘掉遮陽網進行間苗是避免蘿蔔陡生的重要對策;播種壹般在幼苗長到6 ~ 7片葉時進行。間苗定苗時要根據種植品種進行留苗,如短葉13。壹般間伐時每個穴留3株,定苗後每個穴留2株。
水管理
蘿蔔不耐旱,苗期缺水,主莖容易感染病毒病。生長發育中後期,蘿蔔肉質根長得細,皮厚肉硬,甜度重,空心。但水分太多也不好,會造成主莖葉較陡,肉質根不發達。所以要根據降雨量、地下水量等標準明確每次換盆的頻率和灌溉量,還需要根據蘿蔔的不同生長環節靈活把握。
苗期要少澆水,防止主莖因缺水而停滯,生長產生病毒病。“破肚”前蹲苗,促進根莖向土層最深處生長。葉片生長發育過程中耗水量比較大,要適當澆水,避免葉片過陡。肉質根生長期註水要全面、對稱,避免裂根;生長後期盡量多澆水,避免掏空。
給土壤或土地施肥
白蘿蔔的生長期不長。在土壤肥效水平高、底肥充足的地塊,壹般全生育期只需施肥兩次,第1次施肥在蹲苗期結束後進行,每667m2拌施尿素溶液或硫酸銨10 ~ 20kg。第二次在肉質根成熟期進行,噴施復合肥15 ~ 20kg,促進肉質根生長。基肥不足、肥效差的地塊,盡可能多施1 ~ 2次。在肉質根快速生長期,每667m2可施硼肥1 ~ 2 kg,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