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流網頁布局設計,現在有泛濫成災之勢,不過存在即合理,瀑布流為什麽這麽走俏,是因為它能滿足用戶的體驗與需要。而對於瀑布流式布局,想必網頁設計師們已不再陌生,隨著pinterest自2011年開始走紅,瀑布流式的布局被越來越多的網站所使用。國內的花瓣網、堆糖網、布兜、發現啦,美麗說,蘑菇街,人人逛街,凡客達人等,復制Pinterest的網站在中國蜂擁而現,粗略估計已有上百家之多。
為什麽選擇瀑布流?對圖片的展現高效有吸引力
既然pinterest式蜂擁而現,我們先從體驗角度看,瀑布流布局為什麽好?
筆者淺見。隨著讀圖時代快餐式消費的來臨,瀑布流對於圖片的展現,是高效而具有吸引力的,用戶壹眼掃過的快速閱讀模式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量,而瀑布流裏懶加載模式又避免裏用戶鼠標點擊的翻頁操作,這麽瀏 覽起來,隨著鼠標的滾動,是不是最小的操作成本能獲得做多的內容體驗,是不是比較容易沈浸其中,不被打斷。有沒有逛起街來邊走邊看,被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 的感覺呢?
除此之外,瀑布流的主要特性便是錯落有致,定寬而不定高的設計讓頁面區別於傳統的矩陣式圖片布局模式,巧妙的利用視覺層級,視線的任意流動又緩解了視覺疲勞。
Pinterest於2011年誕生,如今每月獨立訪問用戶數量已突破1100萬,平均每位用戶每月在網站上逗留98分鐘,這壹時長在諸多社交平臺中僅次於Tumblr和Facebook。Pinterest作為瀑布流布局的鼻祖,必然引導瀑布流設計的方向。
吸頂式導航
為什麽使用吸頂式導航呢?用戶在瀑布流模式下壹目十行去瀏覽,如果快速切換到分類,又要回到頂部,然後再選取分類,吸頂式導航可以讓用戶輕松切換分類,設計要點,吸頂式導航不可以太寬,色彩上不可以太搶眼,只需要保證用戶在需要時,它悄悄的在就可以。
2.評論的錨點定位
pinterest起初設計是評論框全部默認展示的, 意在鼓勵用戶輸入評論。而在最近的改版中,pinterest的評論框的設計改為:當圖片和已有評論長度較小時,評論框默認收起,點擊評論的操作 button後,錨點定位到評論框,同時光標閃動,提示用戶輸入文字。而圖片和已有評論較長時(接近或大於壹屏的高度),默認評論框打開,因為用戶如果靠 評論的button打開評論框需要回滾較多距離,成本太高。
3.輕巧的設計
點擊空白區域收起,再次點擊大圖跳轉到圖片來源網站。非常適合輕松隨意的閱讀尤其是當用戶適應此處的設計邏輯後,很容易產生沈浸式瀏覽,同時又滿足了查看細節的需要。
4.占位加載,保持視覺體驗的順暢
用戶在不斷滾動鼠標滾輪瀏覽的過程中,網速並不總是盡如人意的,因此采用占位加載形式(預加載出圖片高度的灰度圖),不讓加載過程中畫面過於跳動,
可以讓用戶視覺體驗平緩些,視覺過度流暢,盡量小的幹擾用戶瀏覽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