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豆花羊肉粉面條有哪些做法?

豆花羊肉粉面條有哪些做法?

豆花面(川味)

原料配方

機制面條200克豆腐150克紅薯澱粉5克蔥花10克醬油20克芝麻醬15克花椒粉3克紅辣椒20克味精3克脆皮黃豆5克鹽脆皮花仁5克大頭菜5克。

生產方法

1.腌制:先在鍋裏煨豆腐,然後用泡好的紅薯做成二流的醬備用。

2.確定底味:將酥脆的黃豆和鹹花仁(去皮)碾碎,大頭菜切成黃豆那麽大的顆粒,和芝麻醬、花椒粉、醬油、紅辣椒、蔥花、味精壹起分碗,然後舀上豆腐腌料。

3.煮面:鍋內加水,大火燒開,將面抖落出鍋,煮熟後撈出放入碗中,口感良好。

該產品具有辣味濃、配料脆、豆腐白嫩、面條光滑的特點。

譚豆花面

譚豆花是壹家成都風味的小吃店,專營豆花面。50年前,譚玉仙在成都安樂寺(現紅旗副食店所在地)擺攤,經營豆腐腦和豆腐腦面。因為它做的豆腐腦嫩,豆腐腦面麻辣可口,經濟實用,深受普通市民喜愛。此外,它位於安樂寺市中心,生意壹時興隆。由於顧客過剩攤位,主管覺得不方便,於是幾年後搬到鹽市口開店。幾十年來,譚豆花以酸辣豆腐腦和豆腐腦面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名氣與日俱增。

豆花面有著黃豆花生碎的脆,大頭菜的脆,面條的滑韌,豆花的嫩,不同層次的口感。芝麻醬、花椒、海椒、酥黃豆、鹹花仁、大頭菜形成風味組合,各種風味配上韭菜葉面,往往讓人大飽眼福。

1990“豆花面”、“酸辣豆花”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成都名小吃”稱號。

壹種豆腐面條的烹飪方法

配料:(10碗)

機制面條(韭菜葉型)1kg

豆花1公斤芝麻醬100克

紅薯粉(幹土豆粉)20克,花椒粉3克。

鹽脆花生50g紅辣椒油100g

脆皮黃豆50克,醬油250克。

鹹大頭菜50克,蔥花50克。

3克精鹽

生產程序:

1,鹵水。薇菜粉用清水浸泡備用。將約1000克清水放入鍋中燒開,加入醬油、味精、精鹽,再與水發虎杖粉勾兌,即成二流虎杖。將豆花舀入鍋中,轉小火保溫。

2、定底味。將醬油、芝麻醬、花椒粉、紅辣椒、味精分入10碗中。脆皮黃豆和鹽漬脆皮花仁(去皮)用滾筒碾碎,大頭菜切成黃豆大小的顆粒,洋蔥切成蔥花備用。

3.做飯。用開水將面條煮熟,放入碗中煮熟撈出,味道很好,然後將帶肉汁的豆花澆在面條上,再撒上準備好的酥黃豆、花生、大頭菜和蔥花。

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黃豆、花仁軟或出牙的現象。軟,因為黃豆和花仁炒的時候,在熱之前就熟了。所以炒的時候壹定要變成金黃色,香氣濃郁的時候才可以出鍋,冷卻後碾碎。另外,黃豆和花仁要最後撒。定底味的時候不能放碗裏。這樣醬油會讓黃豆和花仁變軟變軟,導致口感不佳。頂齒,往往黃豆沒有用清水充分膨潤就直接在鍋裏炒,這樣炒出來的黃豆會產生頂齒硬的現象。膨脹然後油炸的大豆壹般都比較脆。

豆花不成型。豆花是豆花面的主要輔料。如果爛成泥水,就沒味道了。因此,制作鹵水的過程非常重要。鹵汁可以讓豆腐相對成型,鹵汁容易把調料附著在上面。這樣才能把豆花給消費者的融化感和口感展現出來。所以壹定要註意制作鹵水,按照上述方法進行配制。

譚鬥華地址:成都北門大橋橋頭

遵義豆花面

遵義豆花面是遵義人的獨創。面條上蓋著壹團白豆腐,面條泡在豆漿裏。豆花,有的地方叫水豆腐,是前幾天點豆腐的窖水存放後的酸湯。用這種酸湯點豆腐,讓豆腐沒有石膏或鹵水的苦味,比普通豆腐更嫩,比豆腐腦更緊。據說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最開始是素面,是壹個好心人家專門為來香山寺燒香拜佛的人開的。因此,利潤微薄,如何品嘗美味?許多人為此做出了貢獻。到了民國時期,已經發展成為正宗的遵義豆花面,生意興隆。豆花面配料,特殊吃法。面條是用細面條加適量土堿,用手反復揉拉,制成細而透明的寬面條。煮熟後,它們不軟也不硬。豆漿當湯,蓋嫩豆腐,加壹盤辣椒水。辣椒水有兩種,精致的,素的,肉的。素辣椒配五種秘制調味品,肉辣椒還配瘦肉丁、雞丁、花生、豆腐皮、金鉤。

原材料:

雞蛋面(寬面)100g,熟雞丁25g,油炸花生米15g,糖水豆腐50g,豆漿適量。

材料調整:

油辣椒、醬油、味精、姜沫、蒜泥、魚香菜、蔥花等。

生產方法:

做飯。在精制面粉中加入雞蛋和少量堿水,均勻滾動制成寬面條,放入沸水中煮熟,在面條碗中撈出,舀入熱豆漿和豆花。在蘸碟中加入炒雞丁、油辣椒、醬油、炒花生、味精、姜沫、蒜泥、蔥花、魚香菜,就可以蘸著吃了。

風味特征:

軟滑,辣味濃郁,風味獨特,是遵義地區著名的小吃。

技術要點:

煮面不應該花太長時間。用剛卷好的濕寬面條。

羊肉粉

1,做飯。將羊肉洗凈,切塊,放入鍋中用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後,用小火燉。拿出來放在壹起用重物壓。冷卻5小時後,切成3厘米寬、5厘米長的薄片。

2.將米線用冷水浸泡去除酸味,放入開水鍋中,用漏勺撈出放入面碗中。

3.將羊肉片鋪在面粉上,舀入鹹汁湯和羊油,放入花椒粉或花椒油,再放入味精、花椒粉、蘿蔔和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