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鯽的飼養方法
池塘條件
飼養紅鯽的池塘壹般要求池口面積5-8畝,池深2.8-3.0米,池壁坡度1:2.5-3.0,有效蓄水深度2-2.5米。高產集約化養殖池塘需要配備增氧機械,功率1.5 kW /3-5畝。
魚放養
放養魚類前,應使用藥物清洗選定的池塘,以殺死病原體和敵方生物。為了提高成活率和市場規格,應提倡冬季放流魚種。壹般放養密度為每公斤30-50條,每畝1000-1500條,鰱鱅魚每畝250-300條(4:1)。放養魚的時候,用3%的鹽水,10?將濃度為10-6的高錳酸鉀溶液混合浸泡10-15分鐘。
餌料投餵
主要飼養紅鯽的池塘飼料蛋白質含量應在30%以上,日投餌率4-5月為1-1.5%,6-8月為2.5-6%,9-65438+10月為2-1.5%,其中餌料應定點投餵,每個池塘可配備3-5個投餌臺。每天投餵1-2次,具體投餵量要根據天氣和魚的實際投餵情況靈活掌握。壹般在第二次餵食前有壹點剩余為宜。
水管理和疾病預防
在生產季節,定期補充和更換淡水對於紅鯽的生長是非常必要的。壹般夏季每10-15天加1次淡水。每次新水量20-50 cm。換水時,先把池底的水排幹,再往香塘表面加水,晴天中午換水。同時堅持晴天中午1-2小時正常開機。水質管理:除了在好魚入塘前關閉藥浴外,養殖期間每隔10-15天噴灑1次強氯精;藥物濃度0.2?10-6-0.3?10-6。高溫季節在飼料中添加克保靈等口服藥物,劑量為每天每1000 kg魚100g,每月1-2次,每次3-5天,可有效預防腸炎、出血病等爆發性疾病。
紅鯽的形態特征
紅鯽,紡錘形,無叉形尾鰭,背鰭、腹鰭、胸鰭、臀鰭正常。體質強,適應性強,食量廣,好養。除了紅色,還有紅白花和五花。適合在公園、自然水域大規模養殖,也可在庭院水缸、水族館飼養。
紅鯽的生活習性
類型
紅鯽和鯽魚壹樣,繁殖期為3-8月,雨後總是在雜草叢生的湖中產卵。紅鯽生長速度稍慢,第壹年體重50克左右,第二年100 ~ 200克,第三年250 ~ 300克。
飼養管理
換水
經常換水可以增加氧氣,但是自來水不能用來換水,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氯,紅鯽遇到氯會在幾個小時內死亡。妳可以利用山泉、湖泊和溪流。
飼料
1、水蚤又稱魚蟲或紅蟲,呈褐色、紅褐色、綠色等。,且生活在水草多的地方,但最好優先壹次性投餵。2.水蠕蟲,通常被稱為紅色線蟲,看起來像蚯蚓的幼蟲。因為水蟲生活在泥裏,所以餵紅鯽的時候要反復沖洗。否則會讓紅鯽生病。
照明
因為陽光可以殺菌,所以最好把紅鯽放在陽光下曬壹兩個小時,以防疾病。而且顏色會更加鮮艷漂亮。
家庭飼養紅鯽的方法
紅鯽又稱金鯽或草金魚,外形與日本錦鯉相似,是由紅、黃鯽與普通鯽魚變異人工繁育而成的品種。它是最古老的金魚品種。顏色有火紅、紅白等。紅鯽是壹個非常受歡迎的品種,因為它簡單,便宜,雜食性,生長迅速。
鯽魚的原產地是亞洲。在野外,壹般生長在池塘、河溝等地。同時也有人喜歡在公園的池塘裏養紅鯽作為觀賞魚,有壹定的生存能力和觀賞性能。
紅鯽的繁殖壹般在3-8月,為卵生,生長速度壹般較慢。
水質:紅鯽對水質要求不高,即使在泥水中也能很好的生存。但壹般家裏養的紅鯽要經常換水,但換水時不能換自來水。換水時,應增加氧氣以去除氯。
陽光:紅鯽天生喜陽光,可以放在陽光下曬壹兩個小時,既能防病,又能使顏色更加鮮艷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