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發物指的是哪些食物?哪些人群不適宜吃?

發物指的是哪些食物?哪些人群不適宜吃?

這個是發物,不能吃!

日常生活中,妳壹定聽到過這種說法。

生活中關於各種「發物」的禁忌實在太多,說都說不完。

但是,常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麽?亂吃發物會有什麽嚴重後果?

現代醫學和中國傳統醫學,其實都沒有「發物」的說法。只是個民間的概念,在民間定義中,發物更多是指具有刺激性、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有疾病的食物。

中醫怎麽認識發物呢?

從中醫角度,所謂“發”,可以理解成“誘發、引發、助發”。

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體內存有“伏邪”,如果吃了“發物”,就可能誘發原有的慢性病,導致疾病反復發作。

而如果體內沒有“伏邪”,身體健康,根據自己的體質適量吃些“發物”則是有益無害的(重點在這)。

常見發物有哪些

發熱之物

指使人體產生火熱性現象的食物,如蔥、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溫熱、辛辣易助熱上火的食物。

這類發物對於熱性體質、陰虛火旺者不適合吃;對於結核病患者及傷口有炎癥的人也不適合;發熱口渴、大便秘結之人不宜食用。

但對於寒性體質(即陽虛體質)者來說,吃這些發熱的食物往往有驅寒益陽的作用,有助於驅除體內的寒氣。

發風之物

如海鮮、魚、蝦、蟹、雞蛋、香椿芽鵝、等易使人生風、疾病擴散、加重皮膚病變(如蕁麻疹、濕疹、丹毒、瘡癰疔癤等)的食物。

患有蕁麻疹、濕疹、中風等疾病,或患有過敏疾病者不宜食用。另外,海鮮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是發物,容易誘發疾病。

不過,蝦等海鮮對於不過敏的人來說,因其富含優質蛋白質,是良好的營養物質。

濕熱之物

指影響脾的運化,助濕化熱的食物,如飴糖、糯米、豬肉等。對於脾胃虛弱、痰濕體質等人群,濕熱發物都不適宜多吃。患有濕熱、黃疸、痢疾等疾病者應忌食。

中醫講“甘能令人中滿” “膏粱厚味,足生大丁”,甜食會影響脾胃功能,油膩易生濕熱,而產生疔瘡。

痰濕體質的人壹般比較胖,容易困倦,舌苔多白膩。因為這種濕熱之類的發物較難消化,多食容易引起濕滯,引發脾胃不適和其他癥狀。

但是,濕熱發物並非絕對不好,例如糯米對於中氣不足的虛弱人群有壹定補益作用。

發冷之物?

是指具有寒涼的特性,容易損傷人體陽氣,導致脾胃、心肺、肝腎等臟腑陰寒加重而導致泄瀉、冷痛、咳嗽、胸痹等病癥,如西瓜、柿子、冷飲、冬瓜、四季豆、萵筍、等食品。

壹般脾胃虛寒、寒癥體質等人群不宜多吃。但是對於實熱體質的人群,冷積發物是比較好的降火良方,尤其在夏季,但是也不宜多吃,以免過度傷陽。

發燥之物

可使人體產生幹燥津液不足的食物,既具有火熱的性質、又具有傷津液的特征,如炒幹果中炒板栗、炒花生、炒瓜子等。

動血之物

能傷絡動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桂圓、羊肉、狗肉、白酒等。

此類食物多具溫熱性質,易迫血外出,如血熱上沖的衄血、吐血、咯血,或血熱下註的痔瘡、月經過多、血尿等。

壹般對於各種出血性疾病,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等病癥的患者不適合食用。

雖說吃山楂開胃,但生山楂開胃活血,可誘發流產,所以妊娠期間山楂就是動血發物。

不過,這些食物有非常好的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的療效,可用於防治血瘀型頭痛、肩周炎及部分種類的風濕性疾病。

滯氣之物

如豆類、薯類、油膩食品、油糕、蕎面、蓧面、芡實、蓮子、芋頭、紅薯等,這類發物有滯澀阻氣的作用,不易消化會導致氣機阻滯不暢,產生胃脹、腹脹。

特別是對於脾胃虛弱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沒胃口等癥狀。

不過,這些食物不少都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泄的功效。對於脾虛型腹瀉或者腎虛早泄的人群有壹定食療效果。

光敏性食物

如萵苣、茴香、莧菜、薺菜、香菜等。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主治中醫師劉明珠介紹說,光敏性食物指那些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大量食用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但過敏體質人群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