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
葉飛是福建省南安縣人。1914 5月7日出生於菲律賓呂宋島壹個山區小鎮的華僑家庭。父親葉原本是福建南安縣的壹個貧苦農民。1919、葉飛隨父親回到南安縣金桃區深安鄉,不久被送去讀書。上了半年私塾,第二年進了深安鄉萬山小學。葉飛上小學的時候是第壹個革命時代,新思想的傳播讓葉飛開始受到革命思想的啟蒙。1925高中畢業,考入廈門中山中學。從此,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廈門中山中學是左派辦的。葉飛就是在這裏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的。《新青年》《向導》等刊物,以及《* *宣言》等* * *無產階級運動的通俗讀物,都是他最喜歡的讀物。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國民黨在廈門到處抓人殺人。中山中學也被強制關閉,葉飛和幾個同學轉學到廈門省立十三中。雖然此時對* * *意識形態的認識還是初步的,但是,蔣介石反叛革命,大肆捕殺* * *生產者,實行白色恐怖,使葉飛認清了國民黨和蔣介石的反動面目,認識到* * *生產者是中國革命的希望。
1928年下半年,福州、廈門黨組織開始恢復,葉飛加入* *青年團,並開始在十三中發展團員,成立團支部。葉飛當選為書記。不久,葉飛在廈門參加了壹個活動家培訓班。培訓班主要是培訓地下工作者,教授秘密工作的紀律和具體的活動方法,也學習壹些馬克思主義理論。培訓班結束後,他被分配擔任共青團廈門區委書記,從事工人運動。
1929年春,廈門團委改組為團委。在下半年召開的福建省第二次團代會上,葉飛當選省委委員、團委宣傳部部長。1929年冬,作為福建省青年工人代表,參加了共青團中央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在上海召開的全國青年工人代表大會。
1930年7月,葉飛在廈門被國民黨當局逮捕。1931出獄後,調任福州團中央黨總支書記,組織抗日救亡運動,建立反帝大聯盟、紅色互助協會等群眾組織。在福州工作不到壹年,中共福州中央就派葉飛以中共中央專員的身份視察閩東。同年轉為* * *黨員。
二
5月28日,1933,葉飛、嚴阿蘭率工農自衛軍50余人,發動“霍童暴動”,壹舉拿下霍童民兵宏銜宮,繳獲槍支26支。接著,他們在坑梓裏、赤溪壹帶繳獲槍支80余支,於6月底成立了閩東工農紅軍第三支隊。
從1932年到8月1934年,葉飛先後在閩東建立了七大革命武裝,為閩東性武裝暴動埋下了伏筆。1934年9月,閩東成立獨立師,葉飛任政委。在敵人對閩東蘇區進行“圍剿”的重要關頭,他在福安海洋上主持召開閩東特委緊急會議。
1935年5月,葉飛被任命為閩東特委書記、閩東軍政委員會主席、閩東獨立師師長兼政委。閩東武裝在以葉飛為主席的專門委員會的領導下,根據鬥爭的實際情況,實行革命兩手鬥爭戰略,領導根據地廣大群眾和強敵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進行了極其艱苦、頑強和機智的鬥爭。三年遊擊戰,終於粉碎了敵人的壹次次“肅反”和嚴密封鎖,在12縣重建了紅色政權;閩東獨立師還在浙江平南、古田、政和、泰川、景寧、清遠等地開展活動,開辟新的遊擊區。
三
1937 12葉飛接到南昌新四軍總部命令,部隊集中在平南,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葉飛任團長,全團***1300人。1938,14年2月,奉命離開戰鬥多年的閩東,踏上北上抗日的征程。
1938年,葉飛率團到皖南練兵,狠抓部隊正規作風訓練,克服遊擊習慣等教育訓練,建立了壹套正規制度,使六團由遊擊隊變為正規部隊,拉開了深入敵後取得勝利的序幕。
1938年5月,葉飛執行中央指示,率部進軍蘇南敵後開展抗日遊擊戰爭。1938 10月,進入蘇南茅山地區。葉飛帶領部隊采取夜襲、奇襲、伏擊等方式,打了壹系列勝仗。經過半年的戰鬥,在白土、高廟、寶年、夏樹、龍潭、炎陵等地打敗了日寇,完成了進入敵後的兩次轉變。在積極尋找機會打擊敵人的同時,還發動群眾搞減租減息和擴軍運動,發展和鞏固了茅山根據地。
1939年5月,葉飛率部東進抗日,成立江南抗日義勇軍,任副軍長。夜襲滸墅關,僅用壹個多小時就在滸墅關東站消滅日軍,隨後放火焚燒滬郊虹橋日軍機場,震懾日軍,使“姜康”的旗幟熄滅。在創建陽澄湖抗日根據地的過程中,“姜康”發展成為壹支擁有六個支隊的抗日武裝力量,並堅持在江蘇、常州、臺灣的鬥爭。
1939年底,葉飛率部到達揚中,再渡長江到達江都吳家橋地區,與關部會師,改編為新四軍前進縱隊。經過楊忠的整編和訓練,他走上了革命正規化的道路,從地方部隊轉變訓練為正規軍,成為蘇北新四軍主力之壹。在歷次開發蘇北的戰鬥中,我們都勝利地完成了任務。郭村戰役,葉飛指揮部隊孤軍奮戰,取得勝利,使新四軍在蘇北站穩了腳跟。然後參加了著名的黃橋戰役。
1941 10月,葉飛被任命為新四軍第壹師副師長,兼第壹旅旅長兼政委。他帶領壹旅指戰員在敵後英勇作戰,積極進攻,牽制和調動敵人,粉碎了日軍對蘇區根據地的壹次次“掃蕩”。後來擔任三地委書記、分區政委,發動群眾包圍據點,抵制捐糧,及時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指揮部隊參加車橋和天目山戰役。車軸戰役,殲滅日偽軍1600余人,打了壹場大殲滅戰。從此華中敵後戰場開始轉入反攻。1945年,葉飛任江浙軍區副司令員。
四
抗日戰爭勝利後,葉飛被任命為新四軍第壹縱隊司令員。1946 1任山東野戰軍第壹縱隊司令員,率部攻克泰安。同年65438+2月,率部參加蘇北戰役,殲敵24000余人,創造了解放戰爭開始以來殲滅壹個整建制師的戰爭戰例。1947年初,指揮所部參加路南戰役,取得勝利。在整個戰役中,* * *殲滅敵人兩個整編師和壹個快速縱隊5.3萬余人,繳獲坦克24輛,汽車470余輛,槍支200余支,為華野組建特種部隊提供了物質基礎。
魯南戰役後,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並為華東野戰軍,葉飛任第壹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萊蕪戰役中,指揮部隊緊緊鉗制住國民黨軍第二綏靖區副司令長官李的司令部和被我軍包圍的第七十三、四十六軍。經過三晝夜的激戰,兩軍主力傷亡慘重,使敵人喪失鬥誌,倉促突圍,為萊蕪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在孟良崮戰役中,葉飛帶領部隊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在十分疲勞的情況下迂回打擊敵人。他還承擔了孟良崮總攻戰役的指揮任務,全殲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使入侵魯中之敵被徹底擊潰。
淮海戰役期間,葉飛因黑熱病嚴重,不得不前往濟南治療休養。病愈後,任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員,參加渡江戰役。戰鬥中,第十兵團承擔了突破敵人主要防禦區域的任務。為了掌握戰場態勢,實施強有力的指揮,葉飛不僅直接指揮第壹梯隊部隊,還跑到第壹梯隊師的位置上,擔任先頭部隊的指揮官。
上海戰役中,葉飛指揮的部隊,在正面進攻受阻,側翼滲透不能成功的情況下,采取了近壓作戰,逐步逐點進攻的戰術,取得了勝利。
在解放福州戰役中,葉飛指揮第十兵團第三路軍,密切配合。* * *殲滅國民黨軍1團部、5個軍部、14師5萬余人,我軍傷亡不到500人。張夏戰役,1個月,葉飛* * *消滅國民黨軍1團部、1堡壘指揮部、2個軍部、7個師等部隊,51萬余人。
新中國成立後,葉飛歷任福建省軍區司令員、福建省委副書記、第二書記,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長,中央華東局書記處書記,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福建軍區司令員,福州軍區第壹政委、司令員兼政委,福建省委第壹書記兼福建省政協主席。
1975,葉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部長、黨組書記。65438-0979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壹政委,65438-0980任任海軍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壹、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產者黨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壹、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六、七屆NPC常委副主席。
葉飛於1955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壹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獲得壹級紅星功勛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