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講,6個月以上的嬰兒每日攝入奶總量應達到600毫升以上(包括母乳或其它奶制品),可滿足鈣的需要。1—3歲的幼兒, 膳食從以奶為主逐漸過渡到以谷類為主, 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鈣的主要來源,以每日飲奶達到400毫升為宜。孩子正常飲食並且有充足的奶及奶制品的攝入,能夠達到或接近鈣的推薦攝入量,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但是,媽咪們要註意了,有6類寶寶是需要額外補充鈣的。如果妳家的寶貝也屬於這6類中的壹類的話,就要註意適當地為寶寶補壹些鈣啦。
1、冬季出生的寶寶
冬季天氣寒冷,嬰兒戶外活動少,寶寶接受日照不足,體內維生素D合成不足,容易維生素D缺乏,進而影響體內鈣的吸收和代謝。補充建議:寶寶出生14天後,就要開始補充預防量的維生素D,每天400單位,出生3個月後適量補充鈣劑。
2、早產兒
妊娠中晚期是鈣貯存和骨骼發育的關鍵期,早產兒由於提前降生,體內的骨鈣量比健康的新生兒少。而且他們在出生之後還要經歷壹個追趕性生長期,對維生素D和鈣的需求量比健康嬰兒高很多,如果不增加補充,很容易影響生長發育和骨骼健康。補充建議:早產兒壹出生就應該補充維生素D,用量還要增加到每天800單位,出生後滿3個月改為400單位。早產兒肝腎功能不好,所以在鈣質、維生素D的劑型選擇和用量方面,還要請兒科醫生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而定,家長切不可擅自做主。
3、媽媽在孕期、哺乳期缺乏維生素D和鈣
胎兒的營養完全來源於母親,若孕期媽媽鈣和維生素D攝入不足,寶寶出生之後則容易維生素D和鈣的儲備不足。同樣,母乳是嬰兒的主要食物來源,若媽媽日常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量不足,也將直接導致寶寶攝入量不足。補充建議:準媽媽在孕期就應該註意補鈣,保證每天喝500毫升奶,並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哺乳期也應該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類、魚、蝦、海帶等。
哺乳期補鈣食譜:鯽魚豆腐湯
食材:
鯽魚2條、豆腐1塊、色拉油適量、食鹽5克、姜4片、白胡椒少許、香菜2根
做法:
1、鯽魚去鱗剖肚收拾幹凈後徹底沖洗凈備用,沸騰的水中放入半茶匙鹽,將豆腐放入焯煮1分鐘後切小塊。
2、鍋內放油,稍熱後放入姜片,將魚放入兩面煎金黃。
3、湯鍋內註入約2/3的水,大火燒開後將煎好的魚連同姜片壹起倒入,始終保持大火。
4、待湯色轉白時放入豆腐塊繼續大火煮10分鐘,調入白胡椒粉。
5、湯色完全像牛奶壹樣白時熄火,調入鹽和香菜即可。
4、雙胞胎
雙胞胎大多有低體重和早產的情況,出生時維生素D和鈣的儲備大多不足,出生後要追趕生長,需要的維生素D和鈣比普通足月兒多,出生後應及時給予補充。補充建議:壹出生就應該補充維生素D,每天800單位;出生後滿3個月改為400單位,並適量補充鈣劑。
寶寶補鈣輔食:魚泥
食材:
凈魚肉50克
做法:
1、將收拾幹凈的魚放入開水中,煮後剝去魚皮。
2、除去魚骨刺後把魚肉研碎,然後用幹凈的布包起來,擠去水分。
3、將魚肉放入鍋內,加入少許白糖攪勻,再加入100克開水,直至將魚肉煮軟即成。
4、註意用新鮮的魚做原料,壹定要將魚刺除凈,魚肉要煮爛。
5、生長發育較快的寶寶
2歲前是寶寶第壹個生長發育高峰期,本來對維生素D和鈣的需求量就大,如果寶寶生長發育再明顯比同齡嬰幼兒快,需求量就更大。父母需格外留意寶寶有沒有維生素D和鈣缺乏的表現,必要時適當補充。補充建議:1歲前每天的奶量要大於600毫升,1-2歲之間每天奶量要大於500毫升,並註意添加豆腐和魚蝦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確實存在維生素D和鈣缺乏的狀況,應適在咨詢了醫生的建議之後適當補充。
寶寶補鈣食譜:牛奶燉蛋
食材:
土雞蛋2個、牛奶250毫升、大杏仁10粒、芒果1個、白糖2湯匙
做法:
1、將雞蛋打成蛋液,牛奶備好,加2湯匙糖入蛋液中,打勻後靜待3分鐘,讓糖充分溶解,打勻的蛋液用篩網過濾1次。
2、將牛奶倒入蛋液中,朝壹個方向攪拌至均勻,靜待3分鐘,讓兩種液體溶合。
3、然後將牛奶蛋液用篩網過濾1次,把過濾好的牛奶蛋液慢慢倒入碗中。
4、碗表面蒙上保鮮膜,用牙簽在表面紮幾個小孔。
5、芒果丁、杏仁備好。鍋下冷水,把碗放到蒸鍋裏,蓋上蓋子,中大火蒸15分鐘,撕下保鮮膜。將芒果丁、杏仁擺好。
6、經常腹瀉的寶寶
長期腹瀉影響維生素D和鈣的吸收,也會導致缺乏。補充建議:及時治療腹瀉,改用水溶性維生素D口服或肌肉註射劑型補充維生素D,同時口服適量鈣劑。
寶寶補充維生素D食譜:蝦皮蛋羹
食材:
土雞蛋2個、蝦皮或者小鮮蝦1撮、醋少許、水(溫)140毫升
做法:
1、蝦皮或者小鮮蝦清洗幹凈,熱水燙壹下,擠幹水份備用。
2、蛋液加溫水打勻,過篩倒入燉盅中,加入蝦皮。
3、蓋上蓋,上鍋中火蒸15分鐘左右。蒸好的雞蛋羹加點醋和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