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黨參種子處理
為使黨參種子提早發芽,可用溫湯浸種處理。即用40~50℃的溫水,浸種10~20分鐘,邊攪拌邊放入種子。然後將種子裝在紗布內,用清水洗數次,再放在溫度15~20℃室內沙堆上催芽,每隔3~4小時用清水淋洗壹次,5~6天種子裂口或將露白時即可播種。
(2)黨參育苗技術
選背陽遮光、排灌方便的地塊作為育苗田。整地時每667米2施廄肥或堆肥3000千克,過磷酸鈣30~50千克,深耕25~30厘米,耙細整平,做成寬約120厘米,高20厘米的長畦。
在育苗地播種可采用撒播或條播。因為黨參種子細小,撒種或覆土切忌過深、過厚,否則會使出苗率明顯降低或不出苗。撒播,將種子均勻撒於畦面,稍蓋薄土,以蓋住種子為度,隨後輕鎮壓使種子與土緊密結合,以利出苗,每667米2播種量約1千克;條播,便於管理,按行距10厘米開1厘米深淺溝,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再蓋薄土,每667米2播種量0.5~1千克。播後畦面用草或松杉樹葉等覆蓋保濕,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
當苗高約5厘米時將蓋草逐漸揭掉,不可壹次揭光,以防烈日曬死幼苗。當苗高約15厘米時,對光的適應力逐漸增強,此時可全部揭掉。也可與玉米、小麥等作物間作。苗高約10厘米時可間去過密的小苗弱苗,保持株距1~3厘米。幼苗生長緩慢,應註意及時松土除草,以免草大根深,拔草時傷害參苗。育苗地壹般不追肥,要適當控制水分,幼苗期應少澆勤澆,苗長大後少澆,雨季註意排水。
黨參苗生長壹年後就可以移栽,移栽地應選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向陽的坡地。
選育優良品種是保證中藥材獲得高產、穩產,提高抗逆性的最佳措施。建立良種基地或種子田是獲得黨參良種的有效途徑。良種田應選擇水利條件好,腐殖土層深厚,土壤肥力高,質地均勻的地塊。為了能保證個體充分發育,便於田間管理和觀察,株行距要適當放大壹些。在施肥水平和管理措施上要高於生產田,在施肥上要實行基肥和追肥並重的措施。管理上要及時除草、搭架。在種苗選擇上,要選擇具有栽培種的典型特征,主根粗而長,發育均勻,分杈少,皮色正,無病蟲為害的種苗作種子田栽植用。
除建立良種田外,黨參也可在壹般栽培田塊中選擇具有栽培種特性,植株生長旺盛健壯,無病害和蟲害的植株作為采種母株。
播種期從早春解凍後直到冬初封凍前均可。春播在地解凍後,3~4月份進行,春播宜早,如果播種太晚,伏天時苗太小,易被太陽曬死,同時應註意防幹旱。在低海拔和低緯度地區,由於氣溫較高,春播可在2月份。春播在幹旱地區宜在雨後進行,在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先將整好的畦面澆透,然後播種。夏播多在5~6月雨季進行,夏季溫度高,要特別註意幼苗期的遮蔭與防旱,以防參苗因日曬或幹旱而死亡。用處理過的種子播種後,要特別註意防旱。因種子已萌動,若遇幹旱會造成種子死亡。防旱的常用方法是用麥糠、玉米稈、麥草或塑料薄膜等覆蓋。秋播以10~11月上、中旬土壤結凍前為宜,秋播當年不出苗,到第二年清明前後出苗,秋播宜遲不宜早,太早怕種子發芽出苗,小苗難以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