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地表水如何分類1-5?

地表水如何分類1-5?

1.水源水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為壹類。

2.集中式飲用水地表水源壹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魚索餌場為ⅱ類。

3.集中式飲用水地表水源二級保護區、魚蝦越冬場、洄遊通道、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和遊泳區為ⅲ類?

4.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壹般工業用水區和娛樂用水區劃為ⅳ類。

5.農業用水和壹般景觀要求的水域為:ⅴ類。

地表水由自然降水和經年累月的積雪積累而成,自然流失到海洋或通過蒸發消失,滲入地下。

雖然任何壹個地表水系統的天然水源都只來自於該集水區的降水,但影響該系統總水量的因素還有很多。

這些因素包括湖泊、濕地和水庫的蓄水能力、土壤的滲漏和該流域的地表徑流特征。人類活動對這些特征有很大影響。人類為了增加蓄水量,修建水庫,為了減少蓄水量,在濕地中放水。人類開墾活動和溝渠建設增加了徑流的數量和強度。

擴展數據:

為了促進壹個流域、區域或灌區水資源的供需平衡,應合理、統壹地開發、利用和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在農田灌溉中,聯合使用的主要形式是井渠結合。壹些地區修建了大規模的引水調水工程,與原有的井灌區連成壹個系統;但在壹些大型自流灌區,由於地表水資源短缺,在灌區內進行機井建設。

通過聯合使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實現以下目標。

①調蓄地表徑流。利用含水層的蓄水功能,可以將豐水期多余的地表水儲存起來,供枯水期使用。

②改善地下水質量。調蓄地表徑流水可以稀釋高含鹽量的地下水。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的壹些灌區已經使用這種方法來降低地下水的含鹽量。在中國黃淮海平原的黑龍港地區,淺層礦化地下水也已經“做好了脫鹽的準備”。在荷蘭,夏天溫度高的水也回註到地下,冬天提取水溫要求高的溫室花卉和蔬菜進行灌溉。

③調節地下水位。大型水庫和灌溉區的建設增加了地下水的供應量,導致地下水位上升,並導致水澇和灌溉土地的次生鹽漬化。在這些地區,開發利用地下水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配合地表排水,進行旱澇鹹綜合治理;但過度開采地下水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增加建井和抽水成本。

長期過度開采會形成大面積地下水位下降漏鬥,導致沿海地區地面沈降和海水入侵。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引入地表水,以減少地下水開采量,並補給地下水,以調節地下水位。

地表水的動態量是河流徑流和冰川徑流,靜態量是用各種水體的庫容來表示的。世界地表水儲量24254萬億立方米,僅占全球水總儲量的1.75%;然而,地表水體不斷得到大氣降水的補充。徑流產生和匯流後,每年有43.5萬億立方米的河流徑流和2.3萬億立方米的冰川徑流流入海洋,占入海總量47萬億立方米的94.7%,在全球水循環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流入區每年產生1.0萬億立方米的河流徑流,流入內陸湖泊,被蒸發消耗。地表水的形態與氣候密切相關。在全球149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中,約62%是河流、湖泊和沼澤,約12%被冰川覆蓋,其余26%是沙漠和半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