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於設備落後,專業性不強,經常會看到壹些關於農村自釀的負面新聞。比如農村自釀沒有精制甲醇,喝了有危險。這樣對嗎?
釀造白酒中有甲醇。首先,甲醇不是作為添加劑添加到白酒中的,幾乎任何白酒釀造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甲醇,也就是說在釀造過程中都會出現甲醇。
釀造是壹個發酵過程,甲醇是來自植物細胞壁和植物纖維的果膠。在發酵過程中,曲黴菌會產生這些物質,所以所有發酵飲料中必然存在甲醇。
無論是大型白酒行業還是農村自釀葡萄酒,都會產生壹定量的甲醇,但由於原料和原釀造工藝的不同,甲醇的量也會有所不同。
總之,釀造的白酒含有甲醇,但基本在國家標準之內,因為國家對此有強制性標準,壹定不能超過,否則就是違法。
國家甲醇標準:標準號為GB 10343-2008,規定谷物及食用作物發酵的酒精,其酒精含量為100,每100 ml甲醇含量不得超過2mg;優秀酒精含量不超過50毫克;
普通酒精含量不超過150毫克。若換算成糧食白酒,每100 ml甲醇含量不應大於6 mg,實際含量壹般為2 mg。
現代啤酒廠會有專門的脫醇環節和專業的設備來脫去大部分甲醇,而農村自釀則沒有這樣的設備和條件。那麽在農村釀酒危險嗎?
農村自釀酒可以放心飲用!
農村自釀的去甲醇——“掐頭去尾”。壹般農村的自釀葡萄酒都是遵循傳統工藝的。其中壹個核心技術就是在收酒的時候把整個釀酒過程分成三個工段。最先開始出來的酒叫初酒,甲醇含量高,度數高,味道太濃,喝不下去。不要這種酒;中間壹段,因為雜醇酯少,味道鮮美,要保留;
尾酒度數低,口感差。就像第壹瓶酒,不要。比如北方釀造的二鍋頭,就是中段的酒,大家都只喝二鍋頭。
所以農村釀酒是壹種“掐頭去尾”的模式,只是頭酒和尾酒沒有扔掉,下次倒入酒庫重新燃燒,在收酒過程中會有壹個去除甲醇的過程,所以農村自釀不用擔心甲醇超標。
因為甲醇的沸點比乙醇低,甲醇是64.7℃,乙醇是78℃,所以甲醇揮發比乙醇快。根據甲醇的這壹特性,甲醇可以分三種情況去除。
第壹,在蒸餾葡萄酒的過程中,溫度多數情況下會超過甲醇的沸點,此時會有壹部分甲醇蒸發;第二,新酒在儲存的過程中,會揮發壹部分,在這個過程中酒的口感會越來越好;
第三,溫酒,如古人飲酒,永遠是熱的。之所以要趁熱喝,是因為在加熱的過程中,甲醇會蒸發,酒的口感會更好。
在甲醇中毒的案例中,所有人都喝了工業酒精。
2016發表了華中地區61農村作坊購買的白酒成分分析。結果顯示,61份樣品中,酒精濃度(百分比)範圍為35.7% ~ 61.4%,58份樣品濃度超過40%。因此,這些酒被消耗得最多。
總結壹下。無論是農村自釀的,還是大酒廠生產的,白酒的本質其實都是蒸餾酒,主要成分相差不大。在白酒發展史上,農村家釀白酒其實俘獲了壹批忠實的消費者。
在這種情況下,它壹定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們只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因為只要通過正規渠道買到正規廠家生產的酒,在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上就可以完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