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寥枝葉茂密,色彩亮綠,形態奇特,扁平有節的葉狀莖 引人註目,讓人喜歡;而且繁殖容易,養護方便,是我國栽培最 早的觀葉植物。是布置窗臺、幾桌等處的好材料。那麽竹節蓼是如何養殖的呢?養殖中又有什麽好的方法呢?養殖竹節蓼又需要註意哪些事項的呢?請您帶著疑問和我壹起往下閱讀吧!
竹節蓼的養殖方法(基本知識):最佳繁殖時間:竹節蓼 6-7月為最佳繁殖時間。
最佳生長土壤:竹節蓼喜微酸性土壤,但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以疏松、保水、透氣的土壤為好。
生長濕度要求:竹節蓼喜高濕的環境,生長季特別是天晴幹燥時,應經常向枝葉及四周環境噴水,以提高空氣相對濕度。
最佳生長溫度:竹節蓼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左右;冬季室溫最低為5℃;夏季高溫達35℃時,生長不良或停止生長;高溫達40℃以上時,枯莖、枯葉。
最佳生長光照:竹節蓼喜明亮的散射光,較耐陰。忌強烈陽光曝曬,強 光直射會導致扁莖發黃、先端枯焦,生長勢變弱,從而觀賞性變 差。因此,5?9月應進行遮蔭,或將盆株移至散射光充足處。其 他時間則需給予充足的陽光。
養殖竹節蓼的註意事項:施撒肥料:竹節蓼生長時每半月追施1次以氮為主的肥料,入秋後 應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冬季停止施肥。
澆水要點:竹節蓼較耐幹旱,喜濕潤而稍幹的土壤環境。不耐水 濕,澆水過多而盆土過於濕澇,植株容易爛根死亡。生長期間的 澆水應掌握“幹濕相間而偏幹”的原則,寧可盆土幹壹點,也不 要過濕。但過分幹旱會使枝葉枯緣。
修剪要領:竹節蓼春季應結合翻盆進行1次修剪,剪去生長不 良的老枝,並疏去過密枝和短剪過高的枝條,以保持植株內 部良好的通鳳透光和株形美觀。生長期間應隨時疏去過密的 枝條。
盆土更換:竹節蓼因生長較快,每年需翻盆1次,通常在春季進行。喜肥沃、疏松透氣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基質可用腐葉 土、園土、泥炭土、素砂等材料配制。
繁殖要點:竹節蓼的繁殖方法有 分株 和 扡插
分株法: 每年3~4月間結合換盆可進行分株繁殖。成活率很高,分株後成形較快。
扡插法: 在4~10月間,采取剪下的嫩莖扡播,取莖2~3節,長約10厘米,放入陰處晾幹,至萎縮狀後,插入黃沙中,生根快,成活後需及時移栽。
病蟲防治:竹節蓼在通風不良和空氣幹燥時易遭受 介殼蟲與 紅蜘蛛 危害,應註意防治,其他還有白 粉病、莖枯病 等。
防治措施:
(1)清潔田園,銷毀病株殘體。
(2)發病期噴藥防治。可用15{bf}粉銹寧800倍液,或50{bf}多菌靈800倍液,或62.25{bf}仙生600倍液,每周壹次,連續2~3次。
養殖竹節蓼水培和土培:竹節蓼水培:選擇長勢健壯竹節蓼除去泥土,清洗根系後改為水培。清洗根時最好使用流動水,減少對根的損傷,且容易清洗幹凈。清洗後的花卉植於備好的器皿內,註入沒過根系2/3~1/2的自來水。初始每天換壹次清水,同時清洗根和器皿,壹周後減少換水次數。待竹節蓼在水中長出新根,說明已經適應了水培環境,可以每7~10天,甚至更長壹些時間換壹次水。
竹節蓼土培:竹節蓼扡插時節不拘,生長季都可進行,尤以6-7月進行更有利生長。取植株上類似葉壹樣的扁莖,長10-20厘米,以嫩莖為佳,生根更快,扡後保持濕潤,半月就可生根。
養殖竹節蓼的心得:1、竹節蓼夏季高溫時應適當增加澆水 量,梅雨季及雨後應及時檢查,並倒去盆中的積水。冬季需節制済水,保持盆土較為幹燥的狀態。
2、竹節蓼喜溫暖,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5?25攝氏度。稍耐寒,能忍耐0攝氏度以上的低溫,但越冬期間最好能維持5攝氏度以上。
3、竹節蓼 在夏季高溫季節,扁莖往往出現變黃、先端焦枯的現象,降低了觀賞價值。因此,在剛進入夏季時,就應將竹節蓼搬到室外蔭涼處,或大樹下的蔽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