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穴位埋線

什麽是穴位埋線

〖埋線療法〗

埋線療法的機理

穴位埋藥線療法是根據針灸學理論、中藥學和現代物理學相結合的產物,它通過針具和藥線在穴位內產生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學變化,將其刺激信息和能量以及中藥通過經絡傳入體內,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實際上埋線療法是壹種融多種療法,多種效應於壹體的復合性治療方法。

它的主要效應有:

1穴位封閉效應

埋線前進行的局部麻醉,作用於皮膚,相當於學位封閉的方法。皮膚上的穴位通過經絡溝通和聯系臟腑,局麻產生的刺激沖動可起到調整臟腑,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的作用。

2 針刺效應,埋針效應

埋線時的針刺入穴位,通過刺激手法,均可產生酸脹感覺,埋入的藥線,可代替針灸針在穴位內產生針刺效應。同時藥線需要較長壹段時間才能吸收,也達到埋針作用。

3組織療法效應

藥線作為壹種異體蛋白,埋入穴位以後相當於異種組織移植,可使人體產生變態反應,使淋巴細胞致敏,其細胞又配合體液中的抗體,巨噬細胞等,反過來破壞分解、液化藥線,使之變成多肽、氨基酸等,最後被吞噬吸收,同時產生多種淋巴因子。這些抗原刺激物對穴位產生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學刺激,使局部組織產生變態反應和無菌性炎癥,及至出現全身反應,從而對穴位局部產生刺激作用的同時提高人體的應激能力,激發人體免疫功能,調節身體有關臟腑器官功能,使活動趨於平衡,疾病得到治愈。

總之,埋線療法集多種刺激效應於壹體,互相配合,相形益彰,***同發揮作用,形成壹種復雜而持久柔和的非特異性刺激沖動,壹部分傳入神經到相應節段的脊髓後角,抑制相鄰的病理信息,內傳臟腑起調節作用,另壹部分脊髓後角上傳大腦皮層,加強中樞對病理刺激傳入興奮的幹擾、抑制和替代,再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來調整臟腑,使疾病達到治愈的目的。

埋線療法的主要作用:

1、協調臟腑,平衡陰陽

埋線的各種效應及刺激過程,形成壹種復雜的刺激信息,通過經絡的輸入,作用於機體,導致功能亢進者受到抑制,衰弱者產生興奮,起到調整人體臟腑功能,糾正陰陽的偏勝或偏衰的作用,使之恢復相對平衡。

2、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疼痛與經絡閉塞,氣血失調有關,有“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之說,埋線療法有“制其神,令氣易行”,它能轉移或抑制與疼痛有關的“神”的活動,使“經氣”通暢而達鎮靜止痛的效果,故可疏通經絡中壅滯的氣血,使氣滯血瘀的病理變化得以恢復正常。

3、補虛瀉實,扶正祛邪

埋藥線的多種效應,壹般具有興奮的作用,對身體功能減退,免疫力低下者有壹定效果,即具有提高免疫功能,補虛扶正的作用。

總之,埋線療法的三大作用,相互關聯,其作用方式是雙向的功能調整,調整的結果是提高了機體抗病力,消除了病理因素,從而促使人體恢復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