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炸扣肉不起皮的原因 炸扣肉起皮又漂亮的小技巧

炸扣肉不起皮的原因 炸扣肉起皮又漂亮的小技巧

扣肉是廣大食客們喜愛的壹道美食,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綿綿醇香,總是有壹種無法抗拒的誘惑。扣肉的做法也有多種,方法不壹,主要有用油炸和不炸兩種,而妳喜歡哪壹種呢?

炸扣肉不起皮的原因

肉的起泡,主要指的就是肉皮起泡,所以這壹步需要進行油炸處理。通常我們做的肉都是需要抹上老抽的,這樣炸出來的顏色是比較紅褐色的,非常好看。如果想炸出來金黃的顏色,那我就不要抹老抽了。然後再抹老抽之前,需要進行壹個關鍵的步驟,這也是決定起泡的關鍵。用牙簽兒在肉皮上均勻紮上很多的眼,這樣在油炸的時候有就會進入肉皮去炸,然後就會進入壹些空氣在炸的時候表面就會起泡。

這這樣炸出來的肉,我們就可以來制作各種的菜肴。做的比較多的就比如說扣肉,虎皮肉,條子肉都是可以的。表面有起泡的肉在經過扣碗的最後壹個步驟就是蒸制,最後出來的成品的肉皮表面就會變的比較褶皺,不論是在視覺上還是味覺上都比較好,而且可以勾起人的食欲。

炸扣肉起皮又漂亮的小技巧

做扣肉時,我們都習慣將肉皮炸壹下(也有人將整塊肉都炸壹下,為了鎖住肉汁,而且肉過油後也更美味),這樣處理之後,肉皮變得蓬松,既美觀,又美味。那要如何才能炸出漂亮的虎皮紋呢?

1.首先準備壹塊帶皮五花肉,冷水下鍋,同時加入姜片、料酒、香料。水開後,繼續煮至可以用筷子輕易穿透,然後再煮十分鐘,直到肉皮膨脹。然後取出。

2、趁熱塗抹醬油、白糖(也可以塗抹蜂蜜或是醪糟,效果更好)。然後用牙簽或是西餐叉在肉皮上紮孔,越密越好,經過油炸後可以令肉皮更加蓬松。紮好孔後,放到壹邊晾幹。

3、鍋裏放兩大勺油,油面最好超過肉皮1~2兩公分,中小火將油燒至七分熱,把肉放到油鍋中,肉皮朝下,然後蓋上鍋蓋,直到把肉皮炸成金黃,並起泡,把肉撈出來瀝油。

4、把炸好的五花肉肉皮朝下侵泡在溫水中,直到肉皮變軟,然後將五花肉取出瀝水,此時漂亮的虎皮紋完成了。

5、再把瀝幹水分的五花肉切成5~8毫米的片,肉皮朝下,碼在碗裏。

6、鋪上梅幹菜上鍋蒸透,最後勾芡澆汁即可。

除了上述方法,也有人在肉皮上塗抹小蘇打,然後炸制,大家可以嘗試壹下。

各地不同的梅菜扣肉

梅菜即梅幹菜,舊稱黴幹菜,是江淮壹帶的稱謂。起於漢唐,定型在明清,在各地也被稱作芽菜、冬菜、鹽菜、鹹菜、黴菜。。,同為傳統醬腌菜壹屬。特點是鹽醬腌漬,輕度發酵、幹制或半幹制。

後傳入川蜀,選料制作更加精致,改稱芽菜,缺點是原料品種減少了,形態單壹化。但是四川鹹甜燒白配上本地芽菜,堪稱最佳!

華北地區稱為冬菜,選料白菜、芥菜為主,雪裏蕻、芹菜、油菜次選,打底扣肉時多伴隨熏豆幹、黃豆、筍絲、菌菇、蜜棗、花生、蓮子等其它材料復合使用,稱為“八寶扣肉”。

作者本人有長輩來自梅縣的詩書人家,民國時期來北京定居,幼時常聽他講廣東的風土人情。網絡上有人傳播梅菜扣肉發源在廣東,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梅菜與梅州沒關系。清代中期,嶺南崇尚北方的飲食文化,潮州、廣州的副食調料生意多由河北滄州保定的商人經營,並將各種醬汁、醬料等調味品和醬

腌菜、臘腸、豆制品等進行了推廣傳播,此後廣東民間也有了梅菜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