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樅陽,河流多,水系發達,水面多。除了豐富的魚、蝦、蟹等水產品外,還盛產蓮藕、荸薺等水上經濟作物。
菱角,壹年生水生植物,被譽為“水中花生”。
我家鄉的菱角壹般是四角的,少部分是兩角的。三月蔓延很長,樹葉在水面上漂浮得又平又尖。五六月開小白花,夏天水滋養。到了秋天、八月,菱角成熟,是吃菱角的最佳季節。荸薺香脆可口,壹般煮熟後剝殼食用。
在我的家鄉,菱角還有另外壹種吃法。用手捏住四角菱角中間的上角,用刀在兩邊各切壹刀,然後用刀壓住中間的下角,用手用力壹拉,取出菱角飯。當然,菱角飯不能太嫩,太嫩煮熟了沒有骨感;荸薺飯不宜太老,太老難以燒焦變軟,難以入味。最好的荸薺是青色或深紅色,指甲捏不到殼。
半肥黑豬肉分別切片,鍋中放少許油,加熱。先把鍋裏的肥肉炒出少許豬油,再倒入瘦肉,用姜、蒜、鹽等調料翻炒,加水。待豬肉半熟,洗凈後倒入去皮的馬蹄米,翻炒片刻,然後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小火燉40分鐘左右。菱角泡在豬油和肉味裏,吃起來又甜又糯。
02
長江鯰魚水煮豆腐
浩瀚的長江從西南到東北流經我的家鄉近80公裏。長江魚蝦種類繁多,河魚表面光亮,刺軟可口。
在這些魚中,有壹條鯰魚,扁平的嘴巴上長滿了細牙,嘴角有壹對長長的胡須。人們有時稱之為“蠶須”,體表有深藍色花紋,腹部大而白,前面有壹條大尾巴,腮後有壹對刺,背上有壹根刺。三根刺呈三角形排列;全身無鱗,非常滑,不好抓。長江鯰魚除了棘突之外棘突很少,最大的鯰魚只能長到1.5 kg左右。來自長江的鯰魚不同於水產養殖和小湖泊池塘中生長的鯰魚,顏色鮮艷,味道鮮嫩,沒有腥味。
去除鯰魚的內臟和鰓,切成壹英寸多長的魚段,洗凈,瀝幹水分。鍋加熱至六成熱,放油(熱鍋涼油,但不粘鍋),放入鯰魚段,兩邊靠,放姜絲,加冷水(水多),蓋上鍋蓋,放大火。當鍋裏的湯變成乳白色時,加入料酒和少許醋,主要起到去腥的作用。用鹽煮壹小會兒,將適量石膏豆腐切成丁,放入魚湯中,用大火煨10分鐘,再用小火煨20分鐘。做魚有壹個技巧,就是“大火煮魚,小火燉”,這樣魚吃起來才好吃。烹飪前,撒壹些蔥花,盛在碗裏。
這種用豆腐煮出來的長江鯰魚,聞起來有豆腐的味道,豆腐裏彌漫著魚的鮮香,嫩滑可口,尤其是豆腐更是鮮香可口,喝起來是壹道美味。曾有童謠說:“安定頭大,鯽魚卡(刺)多,鯰魚好吃,所以多。”鯰魚的美味可見壹斑。
03
紅薯爪
我的家鄉樅陽北高南低,山地丘陵湖泊平原,盛產紅薯。紅薯生長過程中,根深葉茂,藤蔓伸展,夏秋兩季都是綠色的。
取藤蔓粗枝上的葉柄,也就是薯爪,去掉葉子(或者壹起炒)去皮。這是壹件費工費時的事情,而且去葉比剝葉容易。因為土豆爪上的皮和肉結合的很緊密,不容易去掉。從壹端開始,用手扒皮,撕壹段捏壹段,每段約壹寸長。
鍋中放入適量植物油,加熱至五成熱,放入蒜片炒香。然後將去皮洗凈的薯爪放入鍋中快速翻炒,加鹽和味精,加少許水,翻炒片刻,即可出鍋上桌。淡淡的綠松石色,香滑可口。據說這道菜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現在城裏人都搶著買。
當然,如果妳不想浪費時間,可以不去皮直接用刀切開,但是鹹味很難滲透入味,吃起來有皮掛感,甚至還有殘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