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鯧是分布在南美亞馬遜河的壹種魚的統稱,還有壹個翻譯叫食人魚。食人鯧實際上是壹個類群,包括近30種,根據食性和習性的不同可以分為植食性和肉食性。
中文名:食人魚
學名:諾斯鋸鯉
體長:200?300毫米
硬度:軟水
氣質:兇狠殘忍。
別名:食人魚或食人魚
科和種:鯉形目。脂鯉科鋸齒鯉
水溫:22?28
PH值:弱酸性
食物習性:動物誘餌
食人魚的外貌特征
吃人鯧魚
通常,當我們說食人魚時,我們指的是食肉的紅腹鋸鰩肥鯉。這種吃人的鯧魚通常很殘忍,連人都能吃。它們的顏色也會因為棲息地的不同而不同。
水虎魚眼睛的紅色身體是橢圓形的,側面是平的,尾鰭又是異形的。體灰綠色,背部深綠色,腹部鮮紅色。牙齒鋒利,下顎發達有刺,以兇猛著稱。很難區分男女。壹般雄魚顏色鮮艷,體型小,雌魚體型大,顏色淺,性成熟時腹部腫脹。
成熟的食人魚雌雄外貌相似,背部鮮綠色,腹部鮮紅色,身體兩側有條紋。有高度發達的聽力。下顎短而有力,下顎突出,牙齒呈三角形且鋒利,上下交錯。咬住獵物後,緊緊咬住,隨著身體的扭動把肉撕掉。壹口就能咬下16立方厘米的肉。牙齒的旋轉使它們能夠連續進食,強大的齒列會導致嚴重的咬傷。
鋸脂鯉Karnofsky和鋸脂鯉Nessler在中國發現。這兩種魚都有橢圓形的身體和分叉的尾鰭。成魚體長大多在25厘米左右,體灰綠色,背部深綠色,腹部鮮紅色。下顎發達,有刺,牙齒鋒利,呈三角形,鋸齒狀。
食人魚的飼養環境
吃人鯧魚
吃人的鯧魚通常用來形容壹個殘忍而沒有人性的人。食人鯧的牙齒非常鋒利,壹口就能咬掉16立方厘米的肉。那麽,想要人工飼養食人魚,需要註意哪些水質和環境問題呢?
食人鯧對水質要求不高,喜歡弱酸性軟水。適合生長的水溫為22至28攝氏度。這種魚成群覓食,主食是比較小的魚,它們獵食水中任何移動的東西,對血腥味特別敏感。任何血腥味都會激起壹大群“食人魚”的猛烈攻擊。食人鯧體壯,好養,但不能和其他魚壹起養。食人鯧棲息在幹流和較大的支流,這裏河寬水急。成魚主要在黎明和黃昏覓食,以昆蟲、蠕蟲和魚類為主,但有些近緣種只吃果實和種子。活動以白天為主,中午會在避風的地方休息。
食人魚的進食點
吃人鯧魚
吃人鯧魚對我國生態環境和其他觀賞魚危害很大,容易傷人,不建議個人飼養或放生。人工飼養食人魚應該餵什麽餌料?
食肉鯧魚聽覺高度發達,牙齒異常鋒利。咬住獵物後,緊緊咬住,隨著身體的扭動把肉撕掉。壹口就能咬下16立方厘米的肉。牙齒會依次更換,以便繼續進食,堅固的牙齒會立即導致嚴重的咬傷。食人鯧喜歡吃肉,只要水溫保持在25到30度之間。這種魚對水質要求不高。如果不想養食人魚,可以轉讓給別人,不放生。因為食人魚繁殖力極強,放入水中後容易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