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釣梭魚的小貼士1。天氣和釣點梭魚釣的季節在春夏秋初冬,旺季在夏秋季。盛夏來臨,氣溫高達35℃以上,水溫也升至25℃以上。淡水魚大多潛入深水或陰涼的地方躲避高溫,不想進食。但梭魚不怕高溫,繼續積極覓食。所以這個時期是抓梭魚的好日子。影響梭魚攝食的主要因素是氣壓和風向。梭魚是壹種全泳魚。氣壓低,風向不合適的時候,就飄到水的上中層,但必須在底層覓食。所以魚不沈底,釣浮就很難成功,釣者只能被動等待天氣變化。從風向來看,涼爽的北風、西北風和西風最好,其次是不悶的東風和東北風,西南風和南風最差。下雨是抓梭魚的好時機。釣點的選擇根據不同的釣法和水域地形而不同。主要把握以下原則:手竿釣淺(大面積水深差不多,區內釣點略淺),釣水底有障礙,有利於釣老窩;在壹定水域(如三江口)拋竿是有利的。因為梭魚具有地域群聚性和貪食性的特點,在某個釣點連續釣了好幾天之後,短時間內釣到魚就差很多了。用拋竿旁邊的手竿釣魚效果不好,梭魚被炸彈誘餌吸引到遠處,需要尋找新的釣點。
夏季釣梭魚技巧2。釣法梭魚的攝食習性和方式決定了不能用顆粒和動物餌料作為餌料,所以傳統的手竿釣法和甩竿串鉤的釣法不易釣到,而手竿掛釣法和甩竿彈鉤則容易釣到。
1.懸掛釣魚法
①釣組配置:4.5 ~ 6.3m釣竿,主線1.2 ~ 2,腦線0.8 ~ 1.5,視氣溫和魚的大小而定。チヌ,新關東或伊勢的無倒鉤魚鉤,中型或大型巴爾弗硬尾浮子。
②浮漂調整:在魚密度高的河道中,用高目數和低目數捕魚是壹種方法,即靈敏捕魚。優點是魚消息多,信號明顯,缺點是解耦率高。在魚密度低、咬口少的水域,多數漁民采用低眼低眼的慢釣組,即兩餌落底,短腦線稍彎,以保證成功率。梭魚有特殊的口腔,上顎比下顎長很多。吃飯的時候上顎先碰到線。如果腦線繃直,魚鉤還沒有入嘴,魚漂已經動了,但提竿無法紮進魚的嘴裏,所以鉤率差,慢釣可以改善這種情況。而梭魚進食後不需要擡起頭來調整平衡,所以釣組慢,但漂浮現象少。此外,鮮有大幅下跌的消息(往往是因為鉤住了魚),所以很難看浮。漁民必須仔細觀察,否則信號會稍縱即逝。
沿海海域海風強勁,有時風向多變。風浪來的時候,魚在勤快的咬鉤,但也帶來了壹些問題,比如漂離水面,看漂困難,釣魚效率差。現在簡單介紹兩種處理風造成漂移的方法:a .不安裝腦線和鉤,將漂移調整到水平水平。釣魚時,滑鉛底座上的壹顆太空豆被拉起10 cm,魚眼在水流中最終能顯示1 ~ 2目。就這樣嗎?跑路領先?還是?跑線?釣魚,鉛墜到底,腦線平躺水底。水流不會帶動鉛墜和餌鉤移位,但漂會慢慢下落。b .在靜水調整釣組的基礎上,更換同樣的號數,但兩鉤鉤距加寬到4 ~ 5cm,然後在長腦線距鉤2 ~ 3cm處咬壹個小掛件。釣魚時,壹個小小的墜入水底,再加上長長的腦線、魚鉤、魚餌,就能拖住釣組不移位。當小掛件的重量為魚鉤和魚餌的總重量時,可以應付3 ~ 4級風浪,使其不漂移。如果魚鉤定位後,浮子隨著水流逐漸沈入水中,稍微修整主吊墜的鉛皮,以增加浮子的浮力。這種加小輔助重物的方法,既能避免魚鉤和魚餌的位移,又能保持釣組在風浪中漂浮時的靈敏度清晰。
釣餌主要是商品鯽魚餌,腥氣無定論。目前我的釣友大多以蛋奶味為主。梭魚是雜食的,大多數食物誘餌都不是排他性的。釣魚者要註意餌料的軟硬屬性,軟質餌料和溶解性適中的餌料容易被梭魚接受。
2.拋竿爆炸鉤釣魚法
和其他大型淡水魚壹樣,拋竿爆鉤釣梭魚非常有效,釣的魚多,逃的少。當魚的密度較低或者它們不在遠處水域的岸邊時,這種捕魚方法可以發揮更高的效率。釣組結構和釣法完全等同於釣其他大型魚類,這裏不再贅述。唯壹要註意的是誘餌球。由谷殼、菜籽餅粉、鯽魚餌料和粘合劑組成的餌料,必須具有壹定的粘附力,並能在入水後的預定時間內溶解。梭魚如果在緊線之前就已經溶解或者長時間不散,是不能被抓到的。三、註意事項1。梭魚有壹個非常明顯的時間段,比如夏天早上基本不說話,早上有壹個小高潮,下午休息幾個小時,晚上咬鉤最多。所以漁民不用早起去漁場,可以隨時捕魚,節省體力。2.梭魚沖力大,耐力足,手竿跑魚是常有的事。要降低跑魚率,除了正確調整釣組,把握提竿時機外,還要特別註意控魚和走魚。如果用的是硬竿,在提竿的初始階段,魚已經被拉到水面了。這個時候,妳不要輕敵。妳需要在水面上遛魚,防止它繼續潛下去。否則梭魚會鉆入水下層,影響很大。1.5公斤以上的梭魚可以破1.5的腦線。如果桿子是軟的,會壹直在水的下層走魚,會消耗魚的體力。在用手抓魚的初期,即使魚已經浮出水面,也不要急於收網,否則大部分都會逃脫。
3.妳必須用網捕魚。拋竿爆鉤不用多說,鉤住了魚的嘴,在把它提離水面的過程中,鉤能輕而易舉地割破它嘴上的嫩肉,使魚躍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