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椒缽缽雞,怎樣清香入味又麻辣過癮呢?
我們知道,樂山缽缽雞屬於街頭小吃,早年,那只是把煮熟的雞肉斬成小塊(或片成薄片),然後用竹簽穿成串浸泡在用雞湯調制的麻辣味汁裏,讓雞肉入味便可賣給顧客食用。後來,用於制作樂山缽缽雞的原料增加了壹些下腳料,不僅有脫骨雞爪、雞皮、雞翅膀、雞腸、雞心、雞胗肝、雞肝等,還有其他葷原料,如毛肚、黃喉、火腿腸、脆皮腸、去骨鴨掌、鴨腸、鴨心、鴨胗肝等,以及煮熟的素菜,如鮮海帶、青筍條、平菇、青筍尖、土豆片、藕片、貢菜等。現在,好多餐館裏也有缽缽雞了,而且點擊上桌率還很高,這裏給大家介紹紅味缽缽雞和藤椒味缽缽雞的制作方法和技術關鍵。
紅味缽缽雞
制法:
A.處理香料
把桂皮掰碎,梔子拍破,草果和香果拍破並除去籽,排草切成節,均待用。
B.炒制紅湯
鍋裏放熟菜油燒熱,下郫縣豆瓣炒出色以後,放入八角、桂皮、梔子、山柰、草果、香果、白蔻、老蔻等,等到炒出香味。
再下姜片、蔥節和蒜瓣炒香。
待摻入雞湯燒沸後。
放入排草節並改小火熬約15分鐘。
至香味溢出時,離火晾涼,打去料渣便得到紅湯。
C.對制麻辣味汁
把過濾出來的紅湯裝入大盆裏晾冷,調入鹽、味精、雞精、白糖和花椒面,淋入藤椒油和香油,舀入紅油辣椒,撒上熟芝麻,即得麻辣味汁。
技術關鍵:
1.香料可以打成粗顆粒,然後淋些白酒上去浸濕潤,這樣香味會滲出得更快。在炒香料時,要用小火以避免炒焦糊;在熬紅湯味汁時,也是用小火,保持湯汁微沸即可。紅味缽缽雞所用的香料不宜多,以熬出來後能聞到淡淡的香味就行,切不可把紅湯味汁熬成香味濃郁的鹵水味道,因為那樣會掩蓋所泡原料的本香味。
2.在熬制紅湯味汁時所用雞湯,雖然都是用煮雞後剩下的湯,但這種雞湯的鮮味和香味還是比較淡薄,因為煮仔公雞的時間比較短,等煮至雞肉剛熟撈出來,所剩雞湯的鮮香味肯定不濃厚。因此,我們可以在放仔公雞入鍋的同時把老母雞(熬雞湯專用,不剔取雞肉)、雞骨架和豬棒骨加進去壹起熬煮,等到把仔公雞肉煮熟撈出來後,再小火繼續加熱至雞湯的香味濃郁,這樣得到濃雞湯才可用。
3. 在調紅味缽缽雞的麻辣味汁時,麻味除了用花椒面外,還要加些藤椒油,這樣才能有效地壓住葷料所帶異味。用於缽缽雞的紅油辣椒,壹般都煉得比較老,那是把曬幹的朝天椒和二荊條辣椒壹起下鍋炕香後,舂成較粗的辣椒面納盆,待壹邊沖入較高油溫的菜油(壹般為六成熱)壹邊用勺去攪拌均勻後,即成。現在有些中餐館,在借用缽缽雞的形式創新菜品時,已經把雞湯換成了用西芹、洋蔥、香菜、胡蘿蔔、蔥頭等熬制的蔬菜汁,這就給成菜添了蔬菜的清香味。
4.缽缽雞的味汁壹般僅限當天使用,不過當天浸泡的原料多了,還要往味汁裏邊不時地添加冷雞湯和調味料。由於缽缽雞的味汁裏蛋白質含量較高,所以在夏季氣溫高的情況下,應當註意去防止味汁變質。壹般經營缽缽雞的店家,都是把原料浸泡在味汁裏並放冰箱冷藏室內保存,等有客人來時,才取出來供食客挑選。而在夏季時,還要往味汁裏放食用冰塊降溫,或是把味汁放急凍室內快速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