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安利看了壹個綜藝節目叫《我向往的生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看了先導片,結果壹發不可收拾。我壹口氣看完了第二季已經播完的六期,直到片尾曲響起。我仍然不滿意。我恨不得周五就來,讓我再壹次“體驗”這美好的田園生活。
我向往的生活是慢綜藝,相對於目前各種綜藝,可謂壹股清流。參加節目的嘉賓不用苦苦思索什麽爆點,也不用費盡心思挑戰什麽極限。他們只要工作,吃飯,聊天,用最舒服的姿勢過最平凡的生活,就算完成了任務。
黃磊說,“我向往的生活”有壹種魔力。不管客人壹開始是什麽心情,過壹段時間就會莫名其妙的開始工作,越幹越重。
確實如此。第壹期,Xu zhēng壹開始說不幹活,後來不但越幹越賣力,還試著搬磚、采蜜、插秧。最後搶了黃磊的飯碗,當了廚師。第三期,李丹喊累了,壹幹活就想躺下,但最後還是拼命挖筍做狗窩。
我不覺得《我向往的生活》這個節目有多神奇,但是在這種美麗的鄉村環境裏,山水環繞,花田環繞,三五好友相伴,幾只家禽在身邊嬉戲,妳會不由自主的想要親近自然,而親近自然最原始的方式就是勞動。我向往的生活,只是把客人放在最簡單的環境中親近自然。
每個客人離開蘑菇屋的時候,都有些感慨和不舍。王說,蘑菇屋裏的生活讓她找到了讓時間停止的方法;巴圖說,雖然沒有什麽驚心動魄的事,但壹點壹滴在壹起是特別珍貴的回憶;宋丹丹甚至表示要做節目的吉祥物,希望下壹季再來。壹個節目能讓每壹位嘉賓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甚至對節目產生感情,可以說是極大的成功。
《我向往的生活》最成功的壹點就是它知道人想要什麽。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焦慮感越來越大,逃避現實生活的情緒也越來越強烈。但問題的難點在於,大部分人暫時無法從自己的不良情緒中走出來,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去幻想詩和遠方。於是,“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可以在網上流行,“生活不僅僅在眼前”可以成為文清手機裏的循環單曲,“我向往的生活”可以壹塌糊塗。
《我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給我印象最深的壹個場景是黃磊、何炅、劉亨利、彭昱暢在油菜花地裏唱《油菜花》的場景。兩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和兩個二十多歲的男孩在金色的油菜花田裏排練,笑得像孩子壹樣,仿佛幸福就這麽簡單,仿佛復雜從來沒有擾亂過他們的心。
仔細想來,“我向往的生活”不就是最簡單的生活嗎?工作,吃飯,聊天。沒有亂七八糟的事要操心,沒有讓人崩潰的社會惡感,只有最接地氣的幸福。大概簡單就是幸福吧!
我和朋友討論過,《我向往的生活》中拍攝的農村生活是妳向往的嗎?朋友說,剛開始我覺得這樣的生活特別好,但是想到有無數的農活要幹,種菜插秧割稻子肯定特別累,最好能悠閑的看書聊天喝茶。
我覺得她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但最重要的是心態。如果每天想著無數的農活,肯定會覺得累,但如果抱著悠閑的心態去工作,那興趣就不言而喻了。另外,朋友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是群居動物。就算吃飯,壹群誌同道合的人壹起吃也比壹個人好。正如趙寶剛所說,“如果人們合得來,去哪裏都很有趣。”
不過話說回來,“我向往的生活”終究是向往,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會繼續糾結於當下。也許有壹天,我們會有足夠的資本去壹個桃花源,買壹個小房子,然後在陽光明媚的午後,坐在院子裏和花鳥壹起喝茶,和親朋好友聊天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