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壹年內火鍋食品超市註冊相關企業近3400家,同比增長216%。
鍋圈食匯、懶熊火鍋等“創業高手”,海底撈、三全等“職業選手”,蒙牛、國美等“跨界大佬”齊聚賽道,熱鬧非凡!
為什麽火鍋食品超市的這塊蛋糕如此誘人,吸引資本與大佬們壹爭高下?
圖片來源:懶熊火鍋官網
是什麽掀起了火鍋食材的零售市場?
作者的家鄉位於某省級縣城,總人口1.22萬+。美團定位縣城,搜索火鍋食材。* * *有45個結果。其中縣城* * *,有3家店,距離筆者居住的街道不到1000米,有鍋圈食品店、速配店、懶熊火鍋三家火鍋食品超市。
美團定位縣的搜索結果截圖
除了線上美團的鍋圈食匯、涮便利、川蜀食匯等品牌之外。,這個小縣城還集結了懶熊火鍋、速配、九品鍋、川鼎匯、草原興發等火鍋食材零售品牌。這樣這個縣就有不少於10的火鍋食材零售品牌,* * *開了幾十家店。
以縣城為縮影,火鍋食材零售的火爆可見壹斑。那麽,到底是什麽樣的“風”吹起了火鍋食材零售熱潮呢?
1,家庭火鍋需求
在火鍋食品超市普及之前,火鍋的家庭消費需求壹直都在。每到冬季旺季,幾乎每個大型超市都會設立冷凍火鍋食材專區,滿足家庭火鍋需求。需求廣泛,消費習慣已經完全養成,這類地區挖掘細分賽道的成功率很大。事實證明,這條賽道不僅已經成功開通,而且空間巨大。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火鍋食材整體市場規模已達90億元。
妳不必大張旗鼓地去旅行。上班路上可以買點食材,回家可以及時和老人小孩吃個熱氣騰騰的火鍋。既方便又劃算。以家庭消費為目標,以“壹站式”購物為優勢,火鍋食品超市迅速占領各大社區周邊。
2.資本
日前,懶熊火鍋完成新壹輪近億元融資。投資方為興拓資本、郭盛資本和字節跳動。這是懶熊火鍋自2019年2月以來完成的第四輪融資。
懶熊火鍋融資天眼查搜索截圖
天眼查數據顯示,懶熊火鍋成立於2019年10月8日,也就是說懶熊火鍋成立僅兩個月就拿到了首輪融資。
同樣被資本看好的品牌是鍋圈食匯。從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這壹年間,鍋圈食匯* * *完成了四次融資,融資總額近65438億元。
資本的入駐,為火鍋食品超市的品牌擴張、供應鏈建設、數字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撐。懶熊火鍋表示,新壹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數字系統研發和市場拓展。資本看中的火鍋食品超市,火鍋品類受眾廣,細分品類創新空間大,運營模式易復制,可以輕松滋養該領域大型連鎖品牌。
事實證明,在資本的助推下,鍋圈食匯和懶熊火鍋壹路狂奔。2020年6月5438+10月鍋圈食匯全國門店超過5000家,懶熊火鍋目前擁有1100+門店。鍋圈食匯2017年6月第壹家店開業,平均每月100多家店。
3.市場
火鍋食品超市興起的基礎是市場的完善,市場的完善來自兩個方向:懶人經濟的盛行和傳統火鍋行業的盛行。
如果說家庭消費是火鍋食品零售的主要場景,那麽家庭火鍋消費主要來源於懶人經濟。足不出戶就能吃到好吃的火鍋,不用辛辛苦苦準備食材。“懶”團為火鍋食品超市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客源。火鍋食品超市也在盡可能的吸引“懶”和“宅”兩個群體。相比超市的大肉卷和整盤菜,火鍋食品超市的菜壹般都是用小包裝,壹個羊肉卷的價格壹般在十元到三十元不等,看起來很便宜。其實重量大多只有火鍋店的壹半甚至不到壹半。但這樣的小份正好滿足了小群體的用餐需求。通過減少數量和價格,在進壹步凸顯高性價比優勢的同時,小團體也可以盡可能豐富食材,從而吸引廣泛的三人甚至壹人團。
2020年,與火鍋食品超市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火鍋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在增加外賣和漲價後,海底撈2020年的營收仍同比下降90%。這背後雖然有疫情,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傳統火鍋行業已經“見頂”。在傳統火鍋領域,創新的空間已經被極度縮小。整體行業形勢迫使火鍋人從其他角度探索火鍋業務,比如火鍋食材零售、外賣等。這也體現在頭部品牌海底撈上。2020年,海底撈不僅繼續推進外賣業務,還在北京開設了第壹家火鍋食品超市,取名“海底撈送餐自提站”。
4.疫情下的新零售
2020年,疫情催化了新零售的快速發展。作為火鍋賽道和零售賽道“疊加”形成的新賽道,火鍋美食超市恰好擊中了新零售的風口,火鍋美食超市被稱為新零售的“最熱賽道之壹”。
懶熊火鍋創始人高菲表示,2020年懶熊火鍋已完成千店擴張,2021年主要精力將放在門店運營上,實現線上電商和線下門店的打通。
以新零售為模式,打通線上線下,可以幫助火鍋食品超市打破產業鏈上的數據壁壘,構建運營叠代和精準營銷的數字化體系。
火鍋食品超市的競爭就是自身。
如今在火鍋食材的賽道上,鍋圈食匯和懶熊火鍋憑借資本實力領先。但作為新賽道,火鍋食材領域的品牌梯隊仍有無限想象空間。海底撈、舒大俠、盒馬鮮生、三全、蒙牛、國美、海鑫、王老吉等商業領袖的入駐,讓市場格局變得不可預測。
有了資本和商業領袖的加持,火鍋食材的未來註定充滿炮灰。但對於參賽選手來說,最大的競爭不是其他選手,而是自己。火鍋食品超市需要打磨和自我超越的地方還是太多了。
1,模式
每壹家火鍋食品超市都面臨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圍攻,影響其業績的狙擊可能在新開的平價火鍋店、新的超市、日益完善的火鍋外賣中展開。這意味著,就模式而言,火鍋食品超市並沒有形成堅實的壁壘。
懶熊火鍋正在積極上線。蒙牛的“冰櫃”以“冰淇淋+火鍋”的組合獲得了足夠的關註,壹些品牌采用“生鮮+冰鮮”的模式將新鮮果蔬引入火鍋食品超市...幾乎所有品牌都希望探索和打磨壹種競爭壁壘更高、收入結構更穩定的模式。
2.供應鏈
目前火鍋食品超市的競爭優勢仍在於“壹站式”滿足家庭火鍋需求,但其作為細分品類的產品品質優勢並不明顯。然而,現在的消費者不僅註重用餐的便利性,也越來越追求用餐的品質感。如何從供應鏈源頭保證食材的品質、新鮮度和高性價比,從產品層面獲得品牌乃至品類的競爭壁壘,是火鍋食材超市造血能力的關鍵。這意味著火鍋食材零售的供應鏈還有很多“硬仗”要打。
從冷凍到冷藏的肉類
目前火鍋食品超市的主要產品是各種凍肉,其中以凍牛羊肉、丸子為主。相比鮮切和現做產品,這類冷凍產品不僅口感大打折扣,也意味著火鍋食品超市與綜合超市相比並沒有取得太大的差異化優勢。
火鍋食品超市為了獲得產品優勢,從冷凍轉向鮮切並不現實,這將對連鎖標準化模式和供應鏈體系提出新的挑戰。但是從冷凍到冰鮮的演變有壹定的實施空間。如果在中央廚房輸出的標準化規格基礎上盡可能“鎖鮮”,火鍋食材零售將進壹步拉近與火鍋店的距離。
季節和蔬菜從好到好。
時令蔬菜和蘑菇素食不是火鍋食品超市的主打,但卻是火鍋必備的“點綴”。事實上,沒有時令蔬菜的火鍋食品超市並不能真正“壹站式”解決家庭火鍋用餐需求。但是對於大多數火鍋食品超市來說,並不是時令蔬菜不賺錢,甚至虧本。
受門店類型的限制,火鍋食品超市的蔬菜產品流動性不高。新鮮的時候不賣,拿在手裏就碎了,損失率高。素食產品的“鮮”問題,也是火鍋食品超市提升服務面臨的難題。
3.管理
作為壹個容易復制的品類,在型號和產品上,火鍋食品超市各大品牌之間幾乎沒有太大區別。那麽,他們如何抓住市場機遇呢?靠速度!在品類崛起之時,各大品牌開始跑馬圈地。
月均100家,有資本加持的火鍋美食超市將在2021迎來更迅猛的開業速度。瘋狂的擴張對管理層提出了挑戰,管理團隊能否匹配擴張速度決定了火鍋食材品牌連鎖帝國的發展趨勢。在餐飲行業,有大量的案例證明,壹旦加盟管理滯後,可能會讓品牌陷入發展越快,消亡越快的魔咒。
在筆者所在的街道,第壹家火鍋店超市開業時人滿為患,需要排隊充值。但隨著幾家品牌店的陸續開業,第壹家品牌店門前早已人滿為患,其他品牌店節假日之外通常都是冷清的。
資本和大品牌打得火熱,但真正留給中小創業者的空間有多少,值得思考!品牌化、連鎖化越明顯,中小創業者的機會就越少。與此同時,就像當年的火鍋外賣、茶飲品牌,hot track,投資創業者蜂擁而至,我回頭壹看,硝煙彌漫,炮灰彌漫。未來在火鍋食材的賽道上,會有黑馬到來,會有壹大批品牌給別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