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是伴隨著2021開頭的電影《壹朵小紅花》而來的。這部由Jackson Yee和劉昊存主演的電影,給大家帶來了太多的驚喜和感動。不僅如此,影片還讓青島這座城市變得浪漫而溫馨,煙火氣息十足。
說實話,看完電影我哭了三包紙巾,好想去青島!但是據我去過青島的朋友說,她再也不會去了!因為啤酒+海鮮+燒烤+零食,去壹次就胖5斤,誰也受不了!
# 01
“關於青島的壹些刻板印象”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啤酒燒烤,看到這些詞就讓人想起青島。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沿海,瀕臨黃海。這裏有山海相連的美景,歐式建築,吃不完的海鮮,喝不完的啤酒。
完全不像山東其他城市,就像“山東濟南,中國青島”的調侃。青島前面沒有山東。至於對青島的印象,不僅有優美的環境和美食,還有更多值得講述的東西。
打上五四烙印的城市性格。
以五四運動命名的五四廣場。
青島在現代史上賦予了它鮮明的城市特色。1919五四運動是近代青島性格形成的原因之壹。五四雖然發源於北京,但導火索是青島點燃的。
北京奧運會和13殘奧會帆船比賽奧帆中心。
巴黎聯盟的失敗和當時政府的無能,使得青島乃至整個山東人民的憤懣情緒持續升溫發酵。當地民眾直接表達訴求:“外為青島而戰,內為國賊而懲!”這壹呼籲也成為五四運動的口號之壹。奮鬥了三年,青島回歸了。從此,無畏的熱血成為青島的鮮明性格。
黃海之濱的“東方瑞士”。
青島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作為連續幾屆全國夏季旅遊城市榜單上的選手,青島絕對名副其實。青島海岸線總長816.98km,有49個海灣,70多個島嶼和大量海灘。夏天,500米長的第壹海水浴場裏擠滿了五顏六色的人,非常熱鬧。
此外,還有人相對較少的黃金海灘、青島東部的石老人海水浴場、毗鄰八大關別墅區的第二海水浴場、嶗山洋口海水浴場...需要的話打卡就行。
有北方少有的文藝感
青島的文藝感很強,在八分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它由八條以長城的重要關口命名的道路組成。有俄、英、法、德、德等20多個國家建築風格的320多棟別墅,被譽為“世界建築博覽會”。這裏拍照不需要加濾鏡,壹拍就成漫畫風景了。
如果不能參觀完這些建築,可以在晴天爬上信號山,壹口氣看完。從遠處看,山體、海岸線、紅磚屋頂、綠樹融為壹體,建築之美完美融入山海之中。
啤酒和海鮮的放縱生活
雖然青島人的性格是無所畏懼,但是青島人活著也只有囂張!“子”在青島話裏是愉快、開心的意思。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吃蛤蜊,喝啤酒,洗海水浴”,大多數人都無比幸福。冬夜的街角坐下來,吃壹碗野餛飩;或者在夏日的涼風中來壹次海鮮燒烤;隨意走在街上,喝壹口塑料袋裝的啤酒,然後堅定地打嗝...
天氣好的時候,提個小桶去棧橋的巖石上撿貝殼和牡蠣,在橋頭安靜的呆著。會安靜很久。這些都是“自大”!享受當下的心境,也是青島幸福指數攀升的動力。
或者在積澱了百年青島文化的中山路上走壹走!來到劈柴院附近的老店,點上自己喜歡的美食,感受童年的味道。
# 02
“青島人真好吃。”
青島啤酒+海鮮=痛風套餐
在青島吃海鮮標配青島啤酒!這個“痛風”套餐,青島人從小吃到大。
/青島啤酒/
說起中國產啤酒,青島啤酒當然不陌生,甚至極其熟悉。它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也是青島的文化象征,是夏日狂歡的世界名片。始於1991的青島國際啤酒節,今天依然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來青島壹飲而盡!
青島人喝啤酒從來沒有什麽顧忌,五花八門。上世紀80年代初,青島人用保溫瓶甚至水桶砸破啤酒。後來青島人開始用塑料袋打散裝啤酒,然後用吸管吸。這個習慣壹直延續至今,成為著名的“青島三怪”之壹。連外國人都爭相模仿,儼然成了國際知名的“青島風”!
青島人喝的散裝啤酒是沒有經過高溫殺菌的鮮啤酒。在青島以外的地方很難喝到。散裝啤酒咕嘟咕嘟的喝下去,回味無窮的苦澀和麥香從肚子裏冒出來,爽口又油膩。對於海鮮燒烤,“哦,讓壹個有精神的人去他喜歡的地方冒險”也不過如此。
推薦青島啤酒:1號、2號、4號、5號。
/海鮮燒烤/
很多人去青島,把肚子直接丟到海裏!從春天開始,他們就壹直在等待蝦、虎、蟶子、八帶等各種海鮮上市。夏天,黃魚、鮁魚、嘉吉、螃蟹、海參、鮑魚開始出現。這個時候有各種蛤蜊,比目魚,海腸,蝸牛!
滿大街的燒烤攤下,想點什麽就點什麽。貝類海鮮在煙火下慢慢張開嘴,炭火的高溫讓肥肉滲出海洋的湯汁,鮮美誘人。魷魚和牛排魚在熱氣中呼吸呼吸,嘶嘶作響。不壹會兒,空氣中彌漫著微微燒焦的香味,他們自帶撩人的buff!青島的海鮮燒烤是來自海洋的禮物!
讓青島人嘴尖的小吃
/辣椒蝦虎/
蝦虎的學名是“魷魚”,老青島人對它有著特殊的感情。正是因為膠州灣的蝦和虎,才讓很多青島人成功度過了五六十年代的艱難歲月。不過現在蝦虎基本已經消失了,目前市面上賣的蝦大部分都是皮皮蝦,所以現在皮皮蝦默認叫蝦虎。鮮蝦和虎皮呈藍色,有光澤,捏起來很結實,不空。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這壹點,但其中之壹是椒鹽蝦和老虎。
新鮮出爐的鹽焗蝦,外脆裏嫩。筷子夾起壹段蝦,用嘴剝,然後用舌頭擰出來。鮮蝦堅實飽滿。蝦殼有很重的鹽感,更顯美味。吃蝦頭蝦尾都要開始剝皮,吃完還忍不住再吸手指!如果吃到了當季的肥蝦老虎,腦子裏全是油脂,那就更刺激了!
/辣炒蛤蜊/
請記住,在青島,“蛤蜊”不發gélí,而是gála。好吃的蛤蜊很常見,也很便宜,但是不分階級——從路邊大排檔到星級酒店,沒有蛤蜊是很可惜的。其中,當地蛤蜊的著名吃法是麻辣炒蛤蜊。這是在青島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傳統菜肴。“吃蛤蜊喝啤酒”也是青島人的民俗。之所以在青島受追捧,是因為便宜,而且和其他海域的貝殼海鮮不壹樣。青島產的蛤蜊非常肥美可口。
剛釣上來的蛤蜊放在火裏翻炒,用辣椒等香料調味,在高溫下壹個個打開殼。把裹著醬汁的蚌肉送入口中。牙齒剛被咬掉,新鮮麻辣的汁液就在妳嘴裏爆開了!麻辣炒蛤蜊辣而不嗆,蛤蜊肉嫩而飽滿,無處藏身!香辣炒蛤蜊適合飲用,再配上壹杯當天生產的冰鎮青島生啤酒,簡直是每個青島人的生命之光!
/鮁魚餃子/
鮁魚,學名鯖魚,膠東地區俗稱鮁魚。青島當地有句話叫“鮁魚壹跳,公公笑”。每年谷雨前後,新鮮的鮁魚壹上市,家裏的女婿們就會買些新鮮大的春鮁魚送到公公婆婆家門口,可見青島人對鮁魚情有獨鐘。而鮁魚做的餃子更是將鮁魚的美味發揮到了極致。既是膠東傳統名菜,也是青島人從小吃到大的味蕾情結,更是文化和鄉愁的傳承。
鮮嫩的魚用面團包好,放入開水中等待上浮成熟。壹口咬開,湯汁四溢,鮁魚的肉質綿軟鮮嫩,餃子皮不厚卻堅韌,回味無窮!正宗的吃法是吃壹口餃子,吃壹口蒜瓣,然後蘸醋咬下去。醋的酸味和辣鼻的蒜味在口中交織,魚本身的鮮度完美提升,無限刺激舌尖上的味蕾,讓人忍不住壹口接壹口地吃下去!
/野生餛飩/
就算妳去了青島吃海鮮,喝啤酒,沒吃過野生餛飩,也還是相當於沒來過青島!野生餛飩不同於餛飩,野生是壹種靈魂,店裏的餛飩是快餐。普通餛飩作為國民小吃,牢牢占據著國人的早餐。但在青島,它是夜晚的代名詞。因為,半夜11之後開的餛飩攤,叫野餛飩。不過想吃正宗的野生餛飩店,壹定要問當地的青島本地人。
野生餛飩之所以“野生”,正是因為它的兼收並蓄。可能是昏暗的路燈下,也可能是橋下的開口處,壹個紅色的帳篷,壹個擺著的麻紮。地攤上的骨頭湯正在煮壹碗熱氣騰騰的餛飩。在壹端,有壹張矮桌子,人們坐在塑料小馬棒上吮吸餛飩,直到它發出嘶嘶聲。有了豬蹄筋和啤酒,夜晚變得溫柔。野生餛飩不好吃,但對於深夜回家的人來說,絕對是壹種溫暖的食物。正如很多青島原住民所說:“其實我們愛的不是野餛飩的味道,而是愛野餛飩的感覺。”
/甜蜜的泡沫/
甜沫作為老青島的標準早餐,並不是在青島誕生的。甜沫發源於濟南,解放後才流入青島。但是,青島人比濟南人更愛它。作為日常早餐,翻牌率很高!現在,雖然滿大街都是賣甜沫的路邊攤,但能保留下來的老字號並不多。下面幾個美食林的風味評價還不錯。
不要以為甜沫裏的“甜”字是甜的。反之,就是鹹的。濃濃的小米面配上粉條、花生、紅豆、油豆腐……最後撒上鹽和胡椒,滿嘴鹹鹹的味道溢出口腔。搭配青島大包,鍋貼或者餡餅,這個早餐很豐富很真實!
/其他美食/
# 03
"附言"
青島這座城市真的很容易讓人壹見鐘情。
從外貌上來說,這個海濱城市真的很洋氣!碧海藍天,綠樹紅瓦,老城區各種具有歐洲風情的歷史建築,很難不讓人覺得走在壹座歐洲城市的街頭。
從實力上來說,除了德國產的下水道,這裏還誕生了中國名牌。十年壹屆的奧帆賽和享譽全球的青島啤酒節也足以讓世界矚目。
論生活,這裏居民的“傲慢”態度讓其他城市的人羨慕不已。他們吃不完吃不膩的海鮮,就只吃啤酒,不理會“痛風預警”。
口味方面,我們這裏只認新鮮!青島的各種美食真的讓青島人閉不上嘴!哈啤酒,只有剛打出來的青島啤酒。吃蛤蜊,只吃剛釣上岸的蛤蜊。壹切都是新鮮的!
青島,真的怕來了就不想回去了...
#今天的話題#
“妳想吃青島的哪種美食?”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