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道說傷寒論之桂枝湯

道說傷寒論之桂枝湯

日月星辰山川大地呼吸百脈皆同壹自然運行,皆循環往復,周而復始。那麽桂枝湯是如何道法自然,成為群方之冠的,它是否符合自然運行的循環往復之特點?我們先看壹下桂枝湯在仲景書中的運用,再看壹下組方結構。

桂枝湯組方: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

仲景書有關桂枝湯方證的條文***22條,其重點講述桂枝湯適應證:

《傷寒論》第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

《傷寒論》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傷寒論》第15條: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

《傷寒論》第16條: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傷寒論》第17條:若酒客家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傷寒論》第19條:若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

《傷寒論》第24條: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傷寒論》第25條: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壹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壹湯。

《傷寒論》第42條: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44條: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45條: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53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54條:病患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56條: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57條: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91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95條: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164條: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傷寒論》第234條: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240條: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宜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276條: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272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387條: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第7條:產後風,續之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滿,幹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在者,可與陽旦湯(即桂枝湯)。

? 概括壹句話,桂枝湯就是壹個陰陽循環的典型方,故為群方之冠。桂枝辛甘能益中土而發散,且為枝而走向末梢,向上,向外,為陽。芍藥為根,微寒,性收斂,為陰,向下,向內,與桂枝食後人體的反應相反,桂枝偏興奮偏向外向末梢,芍藥偏抑制偏向內臟偏向腹內。桂枝與芍藥同用,促進人體在陰陽二種狀態間循環切換。陰陽循環,中間產生的渦旋力為中。炙甘草味甘性守,加強中間的渦旋力,同時促進桂枝與芍藥的陰陽循環力的切換。且甘草也是根,根在地下,在陰,在內,所以力量也向內。用壹個細胞來說,桂枝就是興奮細胞向外打開的力量,芍藥就是向內入向內合的力量。炙甘草就是調節這兩個力量的中間力量。生姜黃色入土,為根入內,性辛興奮能入於土內向外。就是入於中土後產生向外打開的力量,與大棗互為陰陽,產生渦旋力,促進甘草增強中土的力量。甘草能於沙漠中生長,能生發燥土的生機,能治理沙漠。因其生長在沙漠中,能產生轉化津液促進土壤修復的力量,這個也是自然的循環力。所以,甘草能入土中,能修復土,能補津液。生姜是入於土中而開。棗皮色紅屬火,其肉甘而黃屬土,屬土而有火生之象。棗為果,在枝上,熟而下落,入中土,有陽降為土之象。與生姜入土內而開而升散,形成中土的渦旋力,又加強了炙甘草的渦旋能量中心的力量。生姜為辛為興奮為急,大棗為甘為緩,相對為陰陽。以上為方便理解。整個方形成合壹***振的循環能量。以脾胃中土來說,整個方都在加強脾胃中土的力量。從運動來說,整個方就是壹個陰陽的循環。這個也是仲景師說的陰陽和合。這就是桂枝湯為什麽為群方之冠了。整個方就模擬了壹個陰陽自然循環。

上面所講的都是個人實踐所悟,與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可能有很多不同,行醫治病以實踐驗證為準,不拘泥於理論和概念。仲景師說。凡病,經過各種折騰,陰陽自和者病自愈。哪怕亡血,亡汗,亡津液這種嚴重的傷害。桂枝湯就是幫助陰陽和合的壹個方。那陰陽是怎麽不和的呢?陰陽是對自然循環的表達,不和就是循環中有阻力。比如有不良情緒,比如有積食等等。所以減法就是療愈。那麽是誰療愈的呢?仲景師說是自愈。比如,減少不良情緒,減少飲食的積滯。障礙少了,自然循環的能量就順,人體就會自愈。壹切都是自然的力量。神醫只是用這個力量而已。減少障礙就會良性循環,增加障礙就會導致惡性循環。桂枝湯就是模擬壹個自然良性循環。

那桂枝湯是做什麽的呢,用於哪些癥狀的治療?我們看整個方藥性偏溫,如果很熱的喝,能使身體向表的部分反應更大。再小口吸喝很熱的粥就更容易使人體發熱出汗,而使藥的反應偏向外。此方壹是強壯,壹是周流。其實桂枝湯就是治身體虛弱的問題,治以外在不和為主的問題。並非專指感冒。在實踐中,本人發現仲景師之書確實有神奇的療效。我們看仲景原書條文就更容易理解。我們看39條。太陽病,發熱、汗出的,仲景師說宜桂枝湯。就是感冒發熱,有汗出現象,可以用桂枝湯。因為桂枝湯是促進陰陽循環暢通的。本來是太陽病,醫生用下法,出現腹滿時痛的,為什麽仲景師就知道用桂枝湯加倍芍藥用量就能治。而且沒有說哪壹種情況的太陽病,連脈象都沒說,因為芍藥屬陰往內走,而且芍藥倍於桂枝,所以向內的力量大,整個方的力量就在腹內反應大,就能打通腹部循環,調和腹中陰陽。整個方幫助腹內循環暢通,所以這個腹痛不管西醫說是什麽病,無非都是循環不暢,通暢了就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