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
隱藏在現代城市中的古鎮。
古鎮朱家角茶館眾多,其中“江南第壹茶館”據說已有280年歷史,清代乾隆南巡時曾在此河邊飲茶而聞名。
千百年來,布業、米市、酒樓、茶館、錢莊、典當等都聚集在長街,這裏是古鎮繁華的商業中心,號稱“長街三裏,店鋪千間”,近代資本主義的萌芽在這裏可見壹斑。北街沿河而行,視覺直線距離不會超過五六十米,給人壹種峰回路轉深不可測的感覺。狹窄的街道,只有兩米多寬,是典型的明清古街,壹眼望去,前面是天空,就像“蒼穹無邊,似有棱”。
特殊觀點
1,36座橋白墻黛瓦,曲徑通幽,河港縱橫交錯。36座古老風格的石橋仍然點綴著朱家角沿河延伸的九條長街。
2.壹個湖是澱山湖,壹個天然淡水湖。杭州有11西湖。可以坐船在湖裏遊泳,湖區的蘆葦輕輕搖曳,讓妳感覺遠離塵囂,心曠神怡。
3.二十六巷其實比朱家角的二十六條古巷還要多。每條街都有巷,通向街、街、巷,形成網絡棋盤格局。
朱家角美食
朱家角海產品豐富,出產近60種淡水魚,包括青草、鯿魚、鯉魚、鯽魚、銀魚、鰻魚、黃鱔、甲魚、蟹、蝦等。該鎮的點心和食品業壹直以品種多樣、質量上乘而聞名。
楓涇古鎮
別稱芙蓉的迷人小鎮。
江南古鎮離不開水。水是古鎮的靈魂,為古鎮增添了幾分靈動和活力。楓涇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水網環繞。境內河流縱橫,素有“三步兩橋,壹望十港”之稱。小鎮很小很小,形似荷葉;境內綠樹成蔭,房屋鱗次櫛比,水流湍急,荷花遍地,幽雅美麗;因此,馮靜古鎮又被稱為“清風井”、“楓溪”,別稱“芙蓉鎮”。
特殊觀點
1.丁聰漫畫展覽館展廳內容豐富,細節詳盡,漫畫作品齊全,諷刺生動,幽默深刻,是最受遊客歡迎的景點之壹。
2.古老的長廊沿著長長的避雨棚漫步,凝望波光粼粼的天目山,歷史的寧靜與生活的美好盡收眼底。
楓涇美味
1,楓涇丁蹄,即“丁壹行”熟食店特制的“紅燒豬蹄”,涼拌可口,蒸後有獨特的糯米味。
2.冠軍蛋糕原名楓景園蛋糕。品種有:蛋黃、椒鹽、松子、香草、玫瑰、桂花等。有紙質和盒裝兩種,其中賣的最好的是桂花糕。
3.金鳳黃酒楓涇是上海唯壹的優質黃酒產區。60多年來,楓涇壹直是黃酒的重要產地。
七寶老街
袖珍江南饕餮之地
壹條小街,九回腸,曲徑通幽;壹排排的老店,隔在兩邊,錯落有致。大部分都是搞各種特色小吃的,有的賣七寶方餅,有的賣螺螄嵌,有的賣鹵菜,滿大街都是香香的,真有“暖風讓妳醉”的意思。
特殊觀點
1,七寶酒廠“七寶大曲”眾所周知。酒坊融合了傳統大曲釀造工藝,讓人壹目了然。
2.蟋蟀小屋蟋蟀小屋收集蟋蟀標本、器皿、捕捉、飼養和戰鬥、參與實戰,樂趣多多。
七寶美味
1.老街的餃子種類很多,有鮮肉的,有豆沙的,有黑芝麻的等等。每個餃子的價格是60美分,兩個大鍋不停地冒著熱氣。
2.莊吉老鴨湯是這裏非常有名的食物。某大牌老鴨湯很重,只賣5元。
3.千裏香豆腐幹在南大街出口,店門口寫著“千裏香臭在萬裏,老街第壹臭豆腐”。
閆裕周莊
中國第壹水鄉
走進周莊,走進古鎮的四合院,似乎真的讓人覺得周莊有900年的歷史了。近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淳樸的民風民俗,不經意間處處透露著江南水鄉深厚的文化底蘊,透露著古樸典雅的藝術質感。
難怪畫家陳逸飛先生以《小橋流水》名揚海內外,著名畫家吳冠中揮毫潑墨:“黃山為中國山川之美,周莊為中國水鄉之美”。
特殊觀點
1、福安橋福安橋位於周莊鐘石街東端,是江南水鄉唯壹的立體橋梁建築。
2.雙橋雙橋由兩座橋連接,橫跨南北城河和引子浜兩條小河,又稱“關鍵橋”。
3.神亭堂原名清末改為松茂堂,由沈萬三後裔沈本仁於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所建。
周莊美食包括三種湯圓,清蒸桂魚,蒓菜鱸魚湯,姜汁田螺,釀肉油包,燉豆腐幹,炒蓮藕等等。
甪直古鎮
難忘的名字,難忘的古鎮
“萬盛米行的江碼頭散落著從村裏出來的敞開式的船,船裏裝的都是新米,弄得船身很低……”這不僅是葉聖陶先生名著《濫三五鬥》中的精彩描述,也是位於甪直南城的萬盛米行的真實場景。
特殊觀點
《浮生八景》、鴨沼清風、枝頭清泉、吳淞雪浪、海之鐘聲、浮生畫中夕陽照、漁蓮花燈、席暉小城等。
魯直的美食也很有名,如魯直蘿蔔、麗芙鴨、麗芙蹄、小排骨、蝦、魯直蘑菇和貽貝。如果妳在荸薺收獲季節去,妳會忘記品嘗魯直的特產紅菱。
同裏時光
東方小威尼斯
下車,下雨了。於是,我撐起壹把蓋滿黃花的折疊傘,踏上了古鎮的石板路。“壹園兩堂三橋”是同裏最著名的景點。“壹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靜修園。古人雲:“近則忠於思想,退則思而補。”園長蘭生取了賠罪之意,為園命名。花園的豎向設計改變了氛圍,采用了隱蔽性強的橫向設計。住宅、庭院、花園錯落有致,使九畝八分園內斂典雅,緊湊巧妙。
特殊觀點
1.2000+01年6月退思園申遺成功,使這座私家園林成為江南唯壹的古鎮。
2.明珠塔這個廣場的建築規模宏偉壯麗,為蘇杭之最。民間把陳家的建築,包括房屋和花園,稱為“陳家牌樓”。
3.崇本堂(江南婚俗博物館)江南婚俗博物館分為西塘和壽堂。在這裏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江南婚俗,別有壹番風味。
同裏美味
1、閩糕是壹種著名的傳統糕點,有400多年的歷史,是同裏閔家灣“本堂齋”的特產。其制作僅為閩家,故稱“閩餅”。
2.同裏西北產的芡實(俗稱“雞頭米”),素有“水中人參”之稱。
3、托餅是用糯米粉做成扁扁的橢圓形,中間略凹,像腰形塌餅。
水鄉西塘
夢裏的水鄉古鎮
江南水鄉,河流縱橫,碧波蕩漾,清晨,小橋流水,薄霧如紗;傍晚,夕陽斜照,漁船平平,是江南水鄉的典型寫照。王獻橋建於宋代,來鳳橋、五福橋和臥龍橋建於明清時期。他們聆聽了千百年來流水的潺潺,淺槳的歌唱,讀懂了兩岸房屋的所有變遷。依河而建的街道,依水而建的房屋,尤其是總長近千米的遊廊,讓整個小鎮慢慢淡出記憶,雖然泛黃,卻漸漸清晰...
夜晚,河邊曖昧的紅燈籠,緩緩流淌的河水,能讓人忘記繁雜的生活。六七點的時候,可以買20塊錢起的船票遊江。西塘的酒吧和大城市的不壹樣,更多的是壹種輕松的氛圍。有壹家紅亭酒吧,老板很好,有檸檬味的啤酒,很適合女生喝。
特殊觀點
1、西塘“三多”水鄉西塘以橋多、巷多、廊多聞名於世。
2.江南第壹巷——石皮弄在西塘西街的盡頭,有壹條狹窄的巷子,是西塘最著名的石皮弄,有“江南第壹巷”的稱號。
3.西塘的雨廊,煙雨長廊,是江南獨有的建築。所謂雨廊,其實就是壹條有屋頂的街道。
西塘美味
1、椒鹽南瓜、蟬蛻、河蟹、餛飩老鴨煲、水煮雞、馬蘭頭2、小吃:豆腐花、大小餛飩、熏青豆、紮肉、芡實餅、橘餅、臭豆腐。
2.荷葉粉蒸肉:荷葉粉蒸肉是古鎮傳統名菜,五味百味。
3.清蒸白絲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品嘗時,口感鮮嫩,味道濃郁醇厚。
華屋鎮
最有文化的水鄉古鎮。
烏鎮是最經典的江南古鎮。河水緩緩流過全鎮,房屋依水而建,木質外墻,素有“枕水人家”之稱。走進烏鎮,悠閑地踩在青石板鋪成的狹窄街道上,看到兩旁各式各樣的房屋和依然居住著的老人,會讓人有壹種親切自然的感覺。這個視覺位置叫原烏鎮東門。
紮西的夜晚很迷人。夜晚,綠樹下,拱橋旁,臺階上,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燈光。天上繁星閃爍,地上燈火通明,壹陣暖風吹來。已經分不清是天地還是人間仙境了。
特殊觀點
1,紮西必須乘渡船才能進入紮西。紮西由12個小島組成,由60多座小橋相連。河流密度和石橋數量全國第壹。
2.江南民俗博物館展示了清末至民國時期烏鎮的民俗,如祝壽禮儀、婚育習俗、壹年四季等。
3.江南木雕陳列館原為東柵徐氏大宅,又名百花廳,以木雕精美著稱。它雕梁畫棟,尤其是門楣、窗臺上的人物、鳥獸,通過圓雕、平雕、通雕、鏤空雕,技藝高超。
烏鎮美味
1,烏鎮臭豆腐全國各地都有,但烏鎮臭豆腐風味獨特。
2.三鎮醬雞全原汁泡燒,分三次上湯;然後加入壹級醬油、黃酒、糖、香料燉;出鍋後還得抹壹層香油。醬的外觀紅亮有光澤,入口酥脆可口,回味無窮。
3.阿姨餅烏鎮阿姨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稱。
馮婭南潯
曾經江南最富的古鎮
古老的水鄉自有它的從容與寧靜。在眾多古鎮中,南潯很美,但不能單挑,但遊客不多,容易親近。
特殊觀點
1.沿著舊運河的東西兩岸建起了數百座建築。據傳說,明朝禮部大臣董粉建造了這些房子,供他的仆人住在家裏。
2.張靜江故居張靜江故居是他父親張寶善於1898年建造的。
3.南潯鎮著名的道觀廣惠宮,俗稱張,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南潯好吃純正的臭豆腐幹。南潯傳統甜品“野生菱角”橘紅色蛋糕也不錯。
前童老鎮
浙東最古老的村莊
真的只是壹條小水溝,妳可以沿著它走到青強大和古鎮的中心。是的,曾經的孩子們可能顛覆了周莊、烏鎮、西塘這些依河而建,小橋流水、長廊縱橫的江南古鎮的面貌。但是,水對於以前的孩子來說,依然是最吸引眼球的東西。童氏先民自然明白水對家族繁衍的重要性。建村之初,他們就把遠處的白溪河引入了小鎮。當地人稱為溝渠的小溪也沿著九宮八卦的“回”字形建築布局繞屋而過,形成了“家家有流水”的獨特風景。
特殊觀點
1,智思的住處建於清朝嘉慶年間,是清朝壹位舉人童桂林的第三子童汝寬的住處。這裏已經有三位學者了。紅色的石門平臺上鐫刻著“量入為出,勤儉持家”的家訓。
2.五福中高聳的馬頭墻,代表著古代江南富人的權勢。
3.根據八卦原理,水八卦掌子姓先民將白溪引入村中,建成“水八卦掌”。
4.相傳童氏宗祠由方孝孺設計,角樓吸收了明代皇城的建築風格,至今保存完好。
乾通美食
乾通三寶,幹香,空心腐,豆腐,口感細膩,與其他地方的豆制品大相徑庭,不容錯過。還有壹道“椒鹽溪魚”,外脆裏嫩,輔以淡淡的花椒。難怪所有的文人都要去聞香。還有前兒的桶餅,比較薄,裏面有芽菜和肉沫。我覺得可以稱之為前孩子的第壹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