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寒食節禁止人們做什麽?

寒食節禁止人們做什麽?

寒食節禁止人們做什麽?

1,不生火,不吸煙,其實這也是寒食節的習俗。這壹天不允許做飯,家家都要吃冷食。在古代,這壹天點火是對神靈的不敬,會有災難降臨。

2.禁止在墓地拍照。寒食節也有和清明壹樣的掃墓活動,但是清明更了解大眾。掃墓是祭祖,所以不允許在墓地拍照。在墓地拍照被認為是不尊重人的行為,可能會招致惡名。

3.寒食節期間禁止買鞋。鞋子與“邪”諧音。此期重如清明。如果買鞋回去,就相當於把邪靈帶回家了。

4、忌在床頭掛風鈴,即使之前掛過,也要在寒衣日當天摘下。因為風鈴是容易招鬼的物件,所以人在睡覺的時候往往最容易吸引鬼來侵犯。

寒食節起源的故事

據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她的兒子繼承王位,對王子下了毒手,申生被迫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天譴而流亡國外。在流亡期間,重耳遭受了屈辱。本來和他壹起出去的朝臣,大部分都是陸續出去的。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壹直跟著他。其中壹個叫介子推。有壹次,重耳餓昏了過去。為了救重耳,介子推從自己的腿上割下壹塊肉,用火烤熟了,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到中國,成為君主,也就是春秋時期著名的五霸之壹的晉文公。

晉文公上臺後,除了介子推之外,對那些與他同甘共苦的朝臣提出了很多賞賜。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辯護。晉文公突然想起往事,感到內疚,立即派人要求介子推帶朝廷受賞為官。然而,幾趟下來,介子推不動了。晉文公不得不去討好。然而,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手的房子時,他看到門是關著的。介子推不願見他,早已背著母親躲在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讓他的禦林軍去搜綿山,但是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把火燒山放了,三面放火,留下壹面,火燒起來介子自己就出來了。晉文公下令提升火燒山。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撲滅後,介子終究沒有被推出來。上山壹看,母子倆抱著壹棵燒焦的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看著介子推的屍體,哭了壹會兒,然後埋葬了屍體。

為了紀念介休,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為“介休山”,並在山上修建祠堂,將火燒山獲釋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告訴全國每年這壹天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只吃冷食。臨走時,他砍了壹段燒焦的柳樹,在宮裏做了壹雙木屐。他天天看著它,嘆息道:“真可惜。”“第壹步”是古代人的下屬在上級或同級之間互相尊重的稱呼,據說就是由此而來。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著名的大臣、義人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割股充饑。晉文公回國當君主後,分封時忘了推介子。介子推不想誇耀自己的功績,爭寵,就帶著母親隱居在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找介子推,介子推不想做官,躲在山裏。文公的人放火燒山。本意是逼介子推露臉。結果介子推了母親壹把,被燒死在壹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人們在介子推忌日不生火做飯,而是吃冷食,稱為寒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