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相對厚的牛肉。厚度在2.5-4厘米的牛肉最適合放入烤箱烘烤,因為較厚的牛肉外皮烤成脆皮後不會像鴨毛那麽幹。牛肉越薄,越容易烤得太幹太硬。
買兩塊牛肉比買四塊小牛肉容易。如果買的牛肉是龐然大物,烤好後切成小塊就行了。吃牛肉的人不在乎這兩塊牛肉是買回來切的還是妳自己切的。味道是關鍵。
擦幹牛肉上的水。如果牛肉上有水,肉在烘烤過程中會變壞。軟牛肉不好吃吧?所以在放進烤箱之前,壹定要用紙巾擦幹牛肉上的水。
腌牛肉。不同的人對如何和何時撒鹽有不同的看法。這壹步的完成,決定了妳的烤牛肉是壹頓美餐,還是壹堆沒有營養價值的臘肉。
時間緊的時候,要馬上把鹽放進鍋裏。為什麽?因為鹽增加了肉表面溶液的濃度,裏面的水就會被吸出來,所以前面提到過,牛肉外面有水不利於烹飪。
如果能擠出45分鐘以上,提前腌制牛肉45分鐘。起初,鹽會吸出牛肉中的水分,但30-40分鐘後,牛肉會通過滲透作用將水分吸回。有人說,經過這種處理,牛肉會變得更嫩,味道更好。[1]
將中性油倒入鑄鐵煎鍋,大火加熱。炒牛肉要從煎鍋開始,當然重頭戲要在烤箱裏進行。全世界的廚師都用這種方法。熟練掌握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練習。
用中性油如松子油或菜籽油作為油,不要用橄欖油等味道強烈的油。這樣可以保持牛肉的天然味道。
當油開始冒煙時,牛肉就可以熟了。
最後壹次把牛肉上的水擦掉,然後小心翼翼地放進鑄鐵煎鍋裏。為了防止油濺出來,可以握住煎鍋的手柄,稍微傾斜壹下,讓油流到鍋的壹邊,暫時不要碰到牛肉。牛肉放進去後,把鍋放平。
用鉗子調整牛肉的位置,保證牛肉在鍋內均勻鋪開(這樣外殼口感更好),但不要用鉗子壓,讓牛肉熟的更快,因為牛肉在鍋內自然會炸,壓牛肉只會讓裏面的汁液流失。
繼續大火煎2-3分鐘。煎壹面,直到顏色變化。
將牛肉翻面,大火煎1-2分鐘。第二面的煎時間不需要和第壹面壹樣長,因為當它放入烤箱時,第二面的顏色會因為與烤箱底部接觸而進壹步改變。
在將牛肉放入烤箱之前,在煎鍋中加入壹些黃油(可選)。這壹步也可以省略,但是加壹茶匙黃油會讓牛肉更嫩更滑,最後端上來的時候上面會有壹層醬。
牛肉還在煎鍋裏,然後直接用煎鍋放入烤箱烤6-8分鐘左右。當然,具體的烤制時間取決於牛肉的厚度(牛肉越厚,烤制的時間越長)和妳對生牛肉和熟牛肉的喜好(6分鐘有點生,8分鐘正好介於生和熟之間)。
做菜要用專門的溫度計,把握好牛肉的烤制時間。做飯用的溫度計便宜又實用。有了溫度計在手,牛肉再也不會煮不熟或燒焦了。使用時,將溫度計插入牛肉中即可。下表是溫度計上的讀數和對應的牛肉生熟程度,可以幫助妳把握烘烤的時間:
48.8攝氏度=部分。
54.4攝氏度=正常健康
60攝氏度=中等
65.5攝氏度=半熟。
71.1℃ =全熟。
將牛肉放入烤箱7-10分鐘後取出。牛肉外層在烘烤過程中會收縮,會把汁液擠到中間。此時牛肉中間處於全汁吸收狀態。所以如果妳馬上把牛肉拿出來切,汁液會灑得到處都是。但是如果妳把牛肉放進去8-9分鐘,牛肉的外層會慢慢變松,汁液會回流。這樣裏面的汁液就均勻了。
牛肉復原後,用鋁箔覆蓋保溫。註意,這個時候牛肉其實還在加熱。
最後,開始享受吧。搭配壹些經典的配菜,如烤土豆、蒸蘆筍或簡單的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