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出生於倫敦大貴族區1561 1 22。他的父親是伊麗莎白女王的掌璽大臣,他的叔叔是女王的首相。培根早年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政治和法律。他從小就有非凡的抱負,想施展治國平天下的本領。
1584曾擔任英國下議院議員和埃塞克斯的顧問,但他的叔叔極力反對他,所以在女王時代並不受寵。到了詹姆斯壹世的時候,他的仕途已經蒸蒸日上,接連擔任要職:1617繼承父業,成為禦璽大臣,1618擔任禦史。1621年因受賄罪、行騙罪被撤職入獄。此後,他壹直郁郁寡歡,從官場隱退,隱居家鄉。晚年,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學實驗、哲學研究和文學創作中。1626年冬天,據說他在露天測試雪的防腐消毒效果時,凍死了。
培根在文化思想戰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代表英國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全面抨擊封建文化,為實驗科學的發展掃清了道路。他曾計劃寫壹套名為《偉大復興》的巨著,目的是“在壹個良好的基礎上重建所有的科學、技術和所有的人類知識。”在該書的第壹、二部分,培根對當時的學術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類,系統地批判了前人思維方法的錯誤,並進壹步提出了新的思維方法。他在實驗科學的基礎上發展了唯物主義,認為感性經驗是壹切知識的源泉,強調知識和科學的力量,提出歸納法是壹種認知方法。他在《學術進步》(1605)、《用拉丁文寫的新工具》(1620)等學術著作中闡述了這些思想。培根還寫了壹部哲學小說《新島》(寫於1624,出版於1627),描述了壹個能夠迅速發展科學事業的理想國,成為後來英國皇家學會成立的藍本。
培根對文學的主要貢獻是散文集。這本選集是不同年份出版的,如1597、1612、1625等。* * *包含58篇不同內容和主題的散文作品。這部名著面向貴族和資產階級讀者,廣泛談論哲學、宗教、政治、國家、生活、人物、修養等。主題包括真理、死亡和宗教,具有強烈的哲學意味;有地位高的,有貴族的,有皇帝的,有黨爭的,有謀反的,這些都直接關系到官海的沈浮。還有“友情”、“父母子女”、“結婚單身”等等。無論哪壹種,他都以明澈的智慧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極其深刻地描述了周圍人的思想動機和真實心理。作者在作品中鼓勵商業活動和殖民擴張,肯定資產階級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道德觀念。在《論閱讀》等文章中,作者談了壹些關於閱讀的有益經驗。
培根是英國議論文文體的創始人。在文章風格上,他堅決反對華而不實、浮誇浮誇的頹廢文風,提倡並創造了壹種能說明具體事物的簡潔、準確、實用的文風。他善於用簡潔有力的語言和詩意的比喻來表達豐富的思想。他的文字簡潔精致,就像格言警句壹樣。他的文章條理清晰,發人深省,對後世的散文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