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粉蟲的養殖方法簡單,占地少,產量高而且飼料來源廣泛,可以利用當地的農副廢料,稭稈、米糠、薯渣、豆渣、花生殼粉、酒糟以及其他農村廢棄物來養殖黃粉蟲,再用黃粉蟲來作為石蛙的飼料,把黃粉蟲的糞便作為養豬養雞或者養魚的飼料,這也是壹個非常高效的生態養殖鏈條。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稭稈資源非常豐富,全國年產各類農作物稭稈約7億噸,相當於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稭稈總產量的20%~30%。我國對稭稈飼料的開發和利用仍處於起步階段,飼料工業集約化生產水平較低。目前僅限於挖坑青貯以及小規模的氨化處理,每年農作物稭稈的絕大部分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資源極大浪費。如果我們每年能將作物稭稈的60%加以利用,經處理後加工成飼料,所發揮的效益相當於現在全國的全部飼料用糧約(8700萬噸)。因此開發利用豐富的稭稈資源是我國民族飼料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全球的蛋白質飼料需求不斷增加,蛋白質飼料嚴重缺乏,顯得尤為突出。如何解決日益增長的蛋白質飼料的需求,在發達國家嘗試的最重要且最經濟的途徑就是開發昆蟲蛋白飼料資源和各類農作物稭稈和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處理後的飼料原料。我國各級政府也非常重視昆蟲蛋白資源的產業化。農業部已將昆蟲飼料列為被推薦的10種節糧型飼料資源之壹,國家畜牧發展中心也將昆蟲養殖列入我國今後大力發展的7類養殖業之中。國家計劃委員會將“黃粉蟲產業化推進”列入2000年高技術產業化推進項目,農業部將“黃粉蟲工廠化生產技術的示範推廣”列入2001年農牧漁業豐收計劃等。所以目前應用較廣的飼用昆蟲資源主要就是養殖黃粉蟲。
再比如我們可以利用白酒糟或啤酒糟等飼養黃粉蟲,成本低廉,方法簡單,可大規模生產,效益也很高。壹般每1噸濕白酒糟可以飼養成40公斤鮮黃粉蟲,如果按每噸濕白酒糟20元人民幣計算,則每養成1公斤鮮黃粉蟲的飼料成本僅為0.5元。或者用木薯渣、豆渣、醬渣等廢渣來養殖黃粉蟲,那麽壹噸的木薯渣也就是40到50元,那麽養殖出來的黃粉蟲成本也就是幾毛錢的飼料成本,而且黃粉蟲的糞便還可以作為養魚養雞的飼料成分,也就很好地把農村的廢料真正變成了優質的飼料來源,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產品的檔次,還可以很好地解決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可謂是利國利民的生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