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醫保成了送“毒”
那是上周,我主持了科裏舉辦的疑難案例研討會,會上提供了這樣壹個案例。
是壹位70多歲的老太太,因為腹脹、腹脹到當地醫院就診。那裏的醫生發現老婦人有很多腹水,並認為是肝硬化。給她做了保肝利尿治療,效果不好,就把病人轉到我院了。老太太詳細詢問病史後,說平時身體還可以。有壹次,壹個老姐告訴她,吃三七可以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拿到老姐送的“三七”後,老太太每天都會喝壹些。結果半個多月過去了,她並沒有感受到“三七”保健的效果,反而感覺肚子越來越大,明顯感覺肚子脹脹的,不想吃東西。結果她去當地醫院檢查,醫生說她肚子裏有水,很可能是肝硬化,治療效果不好!聽了這個描述,我們醫生敏銳的意識到,可能這個老太太吃了三七,如果真是那樣,那就麻煩大了!
在科室疑難病例研討會上,在主管醫生匯報完病歷後,我先請兩位醫生用五句話概括病歷的特點,並請他們提出診斷的邏輯思維線索(診斷套路),然後開始我們從主治醫師到主任醫師壹步步的發言。
根據腹脹患者的特點,我們給出腹脹的診斷思路:脹氣;遇水膨脹;腫塊膨脹。這個病人有腹水,屬於水脹。腹水,按常規分為:心源性;肝源性;腎源性;營養不良;腹膜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對於腹水患者,當天取血檢查肝功能了解白蛋白值,同時取腹水檢查白蛋白值,血清白蛋白值減去腹水白蛋白值得到SAAG。如果結果大於等於11,基本考慮為門脈高壓性腹水,與肝病關系密切。
如果考慮門脈高壓性腹水,就要考慮門脈高壓是肝前性、肝性還是肝後性。肝性門靜脈高壓癥可分為竇前型、竇性和竇後型門靜脈高壓癥,應按此思路尋找病因。
根據懷疑患者是門靜脈高壓引起的腹水,我們需要按照肝功能損害的九大類來思考:1。嗜肝病毒感染和非嗜肝病毒感染;2.酒精性肝病;3.藥物性肝病;4.脂肪肝和代謝性疾病;5.自身免疫性肝病;6.遺傳性疾病;7.心臟和血管疾病;8.寄生蟲病;9.不明原因的肝硬化。
根據檢測結果,排除嗜肝病毒感染和非嗜肝病毒感染,不允許飲酒,因為服用了三七,除了藥物肝。沒有脂肪肝的證據,自身抗體陰性,沒有遺傳病的證據,沒有心血管疾病的證據,沒有寄生蟲病流行區的生活史。所以,老太太很可能是藥物性肝病!
如果吃三七,因為含有吡咯生物堿,可以選擇性損傷肝小靜脈,導致竇後門靜脈高壓,腹水無法控制!根據這個線索,我們檢查了肝臟的增強螺旋CT,在靜脈期表現為不均勻強化!如果螺旋CT不能診斷,還可以做肝穿刺病理檢查!
老太太的病診斷清楚,這是個很棘手的問題。治療效果極差,大部分需要肝移植!這次老姐好心送她的保健品很可能是有毒的三七!
妳明白我們討論的這個病人的診斷程序嗎?因為拿不到患者口服的三七,所以無法確認是不是“三七”,但是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我們的診斷,完全有理由懷疑是三七!所以,我曾經在Tik Tok制作了壹個科普視頻,視頻裏我說,“三七是藥,土三七是毒!會引起肝小靜脈閉塞綜合征,害死病人!”就算是三七,也是中藥,絕對不是普通的食品和保健品。請記住,所有藥物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確保安全!(本號總顧問梁寶松教授,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1984,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