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雛期(0-8周齡)的飼養
1)溫度:育雛室內溫度第壹周維持在34度,之後每周下降壹度左右,至18-21度。如果偏高,雛鳥會多喝水,便便,張口喘氣;如果偏低,雛鳥就會對著熱源堆起來,經常尖叫。合適的溫度是均勻分散。2)濕度:壹般相對濕度以55%-65%為宜。如果偏低,雛雞體內剩余的蛋黃吸收不良,飲水過多容易腹瀉,毛發生長緩慢,腳趾遲鈍。太高的話,小雞的毛又臟又亂,胃口不好,墊料潮濕,容易生病。3)通風:壹般為保溫而忽視通風,或周圍的塑料布使空氣缺氧,但碳氧化物高,長時間缺乏新鮮空氣,導致雛雞體弱多病,嚴重者二氧化碳中毒,屋內通風不良,雛雞表現為精神焦慮,不活動,羽毛臟亂,食欲不振,發育不良,抗病能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4)光照:陽光對雛雞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增加其食欲,促進新陳代謝,維持骨骼正常發育,提高其活力。孵化後的前三天視力較弱。為了保證攝食和飲水,壹般采用24小時光照,也可采用23小時連續光照和1小時黑暗。壹天23-24小時,每15平米,第壹周用40瓦燈泡,第二周換成25瓦燈泡。照明應遵循以下原則:宜用弱光,避免強光,以防惡癮;二是光照只能減不能增,小母雞早熟,提前下蛋;第三,補光不能短時間持續,導致刺激障礙,光功能喪失。5)密度:飼養密度關系到雛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密度小的話效果好但不經濟。如果密度高的雞群擁擠,吃不飽,雛雞生長緩慢,群體發育不規律,容易發病,啄食,死亡率高。地面會保持平整1-6周,每平米20只左右。火雞喜歡吃蔥、韭菜、大蒜等青飼料,所以要切碎後與混合飼料混合,既能促進食欲,滿足火雞的食草習性,又能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壹周後正常餵壹些黃沙。另外,每天要定時供水,滿足火雞的需要。
(二)配種期(9-28)周。
根據火雞生長和高產的要求,可將繁殖期分為生長促進期(9-18)和生長限制期(19-28)兩個階段。這兩周存活率高,管理可以粗放。壹般來說,火雞應該被轉移到地面上,用塑料墊平養。1)飼養:生長期的火雞活潑好動,生長迅速,所以飼養密度要大幅度降低,每平方米3-4只,如果有帶運動場的雞舍可以適當增加飼養密度。每天餵它3-4次,按照1-2%的餵量加入碎石幫助胃消化食物,每天壹次放在屋外,1-2小時。放牧讓火雞自由吃草和昆蟲,以加強活動,節省飼料,限制生長期,每天人工驅趕4-5次,增加運動量。2)飼料:促進生長階段,適當增加營養比例。為防止爭奪食物,可以增加食槽。要限制生長階段,要適當降低營養比例。3)光照:生長促進階段,白天包括自然光,每日光照14-16小時,早晚補充光照15-20勒克斯。進入限制生長階段時,應控制光照。公雞每天要暴露1.2小時,而火雞對光刺激比較敏感,每天只能暴露6-8小時。所以公母雞分開養比較好。4)初選:對16-28周齡的育成火雞進行初選。那些長勢良好、健康活潑、符合本品種特征的火雞被挑選出來作為公火雞飼養,其余的作為商品肉飼養。公火雞上市前最好閹割,養肥。
(三)產蛋期(28-57周)的飼養
後備火雞飼養至28周齡時,生殖器官已經發育成熟,28 ~ 30周齡至54 ~ 57周齡為產蛋期。1)準備工作:火雞進入產蛋期前,要對蛋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安裝好水槽、水槽、沙盤、鱸魚、蛋箱、反鎖巢、補光設施。2)鋪設箱制作:壹般寬度35-40cm,高度50-55cm,深度50-55cm。產蛋箱的設計有利於透光、通風、撿蛋和反鎖巢。每4-5只火雞做壹個蛋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