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牛身上總***有多少塊骨骼

牛身上總***有多少塊骨骼

牛身上總大致在190。

軀幹骨和四肢骨。

頭部骨:顱骨和面骨。

顱骨有:枕骨、頂骨、額骨、顆骨、蝶骨、篩骨和頂間骨。(各壹)

面骨有:鼻骨、上顱骨、頜前骨、淚骨、顴骨、下鎖骨、舌骨、上頜、切齒、腭、翼、犁、下頜、鼻甲骨。(各壹)

軀幹骨:[椎骨(可分為頸7枚、胸13對、腰6個、薦5、尾椎變化大,數目不定,突起不發達,要運動。除前3、4枚外退化)]、肋15和胸骨10。

四肢骨:前肢骨和後肢骨。

前肢骨有:肩胛骨2、肱骨2、前臂骨(橈骨1和尺骨1)、腕骨6塊、掌骨3塊、指骨4個(3、4完全-主指,2、5—懸蹄)和籽骨2個。

後肢骨有:髖骨(包括髖骨兩側***2塊、恥骨2和坐骨2)、股骨2、膝蓋骨2、小腿骨2(脛骨和腓骨)、跗骨2、跖骨2、趾骨4和籽骨2。

形態特征:

牛族的動物體型粗壯,雌雄均具角。有5屬。大都是大到極大的草食性動物。其中包括非洲水牛和美洲野牛,對人類非常重要的黃牛、水牛和牦牛。它們整體體質強壯,不善奔跑。頸、肩或背部常具有由脊椎的背棘支持並有發達的肌肉而形成的隆起;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

牛有四個胃,依次是瘤胃、網胃、重瓣胃(俗稱牛百葉)和皺胃,這四個胃實際是重疊在壹起而非前後依次相接。只有最後壹個皺胃才會分泌胃酸消化食物,前三個胃則富含細菌與原生動物。瘤胃中生活著大量的微生物,食物被吞咽後會在此經歷發酵過程。

纖維素等難以消化的有機物因此得以分解,從而被瘤胃吸收。發酵產生的氣體則通過打嗝的方式排放出來。瘤胃內的壹部分食物經由瘤胃的收縮會重新進入口腔,經由進壹步咀嚼後再重新吞下。之後食物會在網胃和瘤胃間蠕動,從而進行混合及研磨,少部分食物經過這壹過程會再度回到口腔。重瓣胃則會吸收食漿中的水分,以免稀釋胃酸。

最終,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會在皺胃內經由酶的作用被消化。成年牛的瘤胃占據了整個胃部體積的八成,但剛出生的牛犢卻是皺胃最大,消化青草等纖維飼料的能力弱,消化過程和只有壹個胃的動物類似,隨著年齡增長瘤胃的體積也會越來越大。牛的小腸長度約為40米,大腸10米以上,食物從消化到排泄需要經歷7、8天左右的時間。

牛的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瑯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復雜的齒紋,適於吃草;胃4室,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角的截面為圓形或三角形。

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不分叉,內部空心,外被可脫落的角質套(角鞘),套在骨質的角心上(骨心),並且隨著骨心的生長而擴大;角上無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壹般長到壹定程度便停止生長,且不更換角鞘。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 ?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