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烤肉包子的特點是用十多種調料浸泡腌制牛、羊、雞等肉類。
老潼關肉夾饃鴨片湯
大家都知道陜西人喜歡吃肉夾饃,但是這個肉夾饃和肉夾饃不壹樣。眼見得滿街都是肉夾饃賣,這種流派各有特色卻又各不相同。老潼關肉夾饃有什麽特點?包子幹、脆、酥、香,肉肥而不膩。另外最大的特點就是老潼關肉包子壹定要配鴨湯。
這種肉夾饃的原名是“燒餅”。據說李世民曾經吃過,稱贊它“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妙不可言,我都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種東西”,還叫“肉夾饃”。但是,另壹個牌匾上關於切片鴨湯的說法更吸引我。看了之後才知道,這個切片鴨湯不是用鴨肉做的,而是用豬裏脊肉做的,原名燉裏脊肉。
壹個小竹籃端上來,裏面是壹個紙袋,裏面裝著壹個饃饃,焦黃酥脆,肉乎乎的,哈!每次看到肉夾饃,我都像吸血鬼壹樣看到月光。我迫不及待地抓起它往嘴裏送。嗯!好香啊!肉鹹香,包子香脆。混在壹起很有用,壹瞬間就吞了壹大半。這裏的特色——鴨片湯,人家早早就放在我們手上,不耐煩的忽略了。別告訴我,這個切片鴨湯絕對是美味消化的絕配!壹口湯,壹口包子,滿嘴香,這是去哪吃?分明就是放縱自己,樂在其中!相比當地最受歡迎的路邊肉夾饃,老潼關肉夾饃略小,肥的3元,瘦的3.5元,不僅僅是為了品嘗,還可以帶點肥肉。4塊錢,壹小碗切片鴨湯,對我來說足夠了。加起來7、8塊錢,我過得很開心。它確實是受歡迎的食物。
鹹陽特色肉夾饃
鹹陽距離Xi市中心僅20公裏左右,因此兩座如此接近的城市之間的人民交流非常頻繁。周壹到周五,鹹陽人來安打工,周六到周日,Xi人來鹹陽旅遊休閑,這已經成為很多市民的生活常態。近兩年有不少Xi市民在鹹陽買房,兩地電話區號統壹,可見Xi人對鹹陽的熟悉程度。
壹個叫“北街”的地方,剛離開空曠的路口,轉眼間卻呈現出壹派古色古香的老街景象。兩邊的建築看起來有些滄桑,多為木結構或仿木結構,街上行人很少,鋪面也很小。這家店只有三張小桌子,掛在墻上的菜單更是簡單:粥涼粉,鍋盔牙1.5元/個——真的夠簡單!這個鍋盔牙和著名的肉夾饃差不多,但造型和做法似乎比肉夾饃精致很多。郭隗呈半圓形,郭隗的牙齒外皮脆裂成許多小塊,彈在舌尖和嘴唇上,不小心彈在桌子和地上。真的很脆。然後,柔韌的面條和肉交織在壹起,鮮美的食物填滿了嘴裏的每壹根味覺神經。
鍋盔是陜西省的特產。鍋盔壹般都是用大鍋烙,大概兩寸厚,鍋蓋那麽大,夠壹家人吃幾天。但這壺盔牙細膩,讓人心生憐惜。它使用的只是壹小塊面團,被擠壓成手掌大小的薄蛋糕。放在鍋裏,快熟的時候用刀切成兩半,然後用文火慢慢烤。然後用刀剖開,填入燉好的肥瘦相間的臘肉,最後用油紙包好,拿在手裏還是熱乎乎的!
不過既然叫郭隗之牙,說明它繼承了郭隗的壹些特點,“牙”字說明它和郭隗不壹樣,只是壹顆牙,壹點點。親自看過吃了才發現名字既生動又形象。這個鍋盔牙之所以名聲不是很大,跟這個“牙”太小賣不出高價有關。因為鹹陽消費低,鹹陽人不擅長打廣告,所以不能把招牌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