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的生長習性蠶豆生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屬於豆科植物。蠶豆的產地在伊朗高原,耐寒性中等,能忍受零下4度的低溫,不耐熱。最適生長溫度約為20至25度。蠶豆對土壤要求低,貧瘠的土壤也能生長。它們更耐鹽堿和幹旱,但不耐澇。土壤積水會影響蠶豆的正常生長。蠶豆需要高光和充足的光照,有利於蠶豆開花結莢。種植時,我們應該選擇陽光充足的位置播種。
蠶豆怎麽種?1.種植時間:蠶豆的種植時間要根據種植環境的氣候來決定。蠶豆發芽和幼苗生長的溫度應在16至25度左右。壹般在春秋兩季播種,春季播種時間為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季收割。秋播時間為每年10月上旬至110月上旬,收獲時間為次年春季。
2.品種選擇:目前蠶豆的品種還是很多的。種植者在選擇品種時,要根據蠶豆的種植需求和特性來決定。首先要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環境的蠶豆,其次要選擇品質好、穩定性強的品種。另外,要註意選擇抗性好、株型好、產量穩定、種子大的蠶豆品種進行種植。
3.整地施肥:蠶豆根系分布廣泛,根部會有吉哈德根瘤菌,能產生良好的固氮作用。播種前要做好深耕,施足基肥,更有利於後期蠶豆的生長。蠶豆不耐連作,所以在選擇種植地塊時,最好選擇沒有連作危害的地塊。耕作深度為20至25厘米。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500 ~ 4000公斤。用50公斤復合肥。
4.合理播種:蠶豆最好在播種前晾曬消毒,可以更好的減少蠶豆上攜帶的病菌,避免後期發病。曬幹種子2-3天,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拌種。壹般的拌種比例是蠶豆1000斤,化學藥劑1斤。拌種後種子封閉24小時,然後播種。每畝播種量6公斤左右,保持田間土壤濕潤,氣溫低時用塑料薄膜覆蓋。
5.種植管理:蠶豆的田間管理主要包括中耕除草、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首先是水肥管理,蠶豆耐旱性強,不耐澇,喜歡在濕潤的土壤環境中生長。蠶豆出苗後,要及時澆水壹次,保證苗期供水充足。開花結莢期是蠶豆的需水量高峰,要及時補水,同時在夏季暴雨的情況下,要及時排水田裏,避免積水。
施肥要合理,根瘤菌會在蠶豆根部生長,有很好的固氮作用。在底肥充足的情況下,不需要追肥。蠶豆開花結莢期需要大量肥料,可根據苗期情況適當補肥,可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也可根外施復合肥,特別註意補充磷鉀肥。其次,中耕除草是個問題。在蠶豆生長階段,壹般需要中耕除草兩到三次,分別在蠶豆長到15 cm和20 cm左右。
蟲害防治要註意及時預防,及時控制。蠶豆會發生銹病、白粉病、根腐病、蚜蟲、斑潛蠅等病蟲害,種植者需要根據蠶豆的具體病害進行針對性防治。首先要在合理輪作、選擇良種、消毒、拌種播種、培育壯苗等方面做好預防工作。病蟲害發生後,及時處理和防治。蚜蟲和斑潛蠅可以用吡蟲啉和托布津噴灑。如遇銹病和白粉病,可噴灑百菌清和三唑酮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