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情人節嗎?說到七夕,很多人第壹個想到的就是這壹天是情人節。生活中,很多人對這個原始故事了解不多,只知道這壹天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以下是我收集的關於七夕是不是情人節的資料,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七夕情人節是1七夕嗎?其實根本不是情人節。
2020年8月25日,農歷七月初七,壹年壹度的七夕來到了。相傳這壹天是壹年中唯壹壹天牛郎織女可以跨過天河,在鵲橋相會。
傳說世界上有壹個織女星和壹個牛郎星。織女和牛郎意氣相投,真心相愛。但是,當時的法律禁止男女私下談戀愛。
織女是王太後的女兒。私下見面時,他們把佩妮貶到凡間,讓織女每天織錦作為懲罰。織女經常在以淚洗面,她經常幻想王太後能大發慈悲,讓他的佩妮回來。
被貶下凡後,佩妮落入貧農家庭,取名牛郎。他父母去世後,他嫂子不喜歡牛郎,不想讓他呆在家裏。
於是給了牛郎壹頭牛和壹輛破車,讓他自生自滅。牛郎每天和老牛壹起耕田,日出日落休息,勉強維持生計。
但他不知道,老牛原本是天上的金牛星,就因為她替牛郎織女說了幾句話,就壹起被打到了地上。
有壹天,織女終於可以在其他幾個仙女的陪伴下,去壹個叫碧蓮池的地方了。老牛見此情景,便對牛郎說:“快去碧蓮池,帶著紅衣服回來,妳就有老婆了。”
牛郎去了連筆池,真的遇到了許多仙女在池中沐浴。他聽了老牛的話,拿走了紅色的裙子。這件衣服的主人是織女。
織女看到穿衣服的男人就是她想的那頭牛,決定嫁給牛郎。婚後,他們種田男織女,生了壹對兒女。日子雖輕,卻其樂融融。
王母娘娘見織女未歸,得知其塵世之事,大怒,決定將織女接回。此時,老牛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老牛對牛郎說,它死了就扒層皮,穿著牛皮飛。
那壹天,牛郎披上牛皮,背上兩個竹籃,帶著壹雙兒女飛向天空,與織女依依不舍。
太後見了,用頭上的金釵壹畫,天空中出現了壹道不可逾越的天河,兩人只能相對卻無法靠近。
當時只聽到壹雙兒女牛郎織女的眼淚。王太後被他們忠貞的愛情感動,同意他們每年七月七日可以見壹次面。
從此,牛郎和壹雙兒女就住在天河邊上,等待七月初七與織女相會。
傳說7月7日,在寂靜的夜晚,妳還能聽到葡萄架下牛郎織女的低吟謎語。
當然,這只是壹個美麗的童話。
但是妳知道嗎?中國的情人節,在中國其實不是情人節。
幾千年前,古人對大部分節日的定義,其實都源於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對神秘的星辰的崇拜。
早在漢魏時期,就有七月初七,這壹天是女性的節日,也可以叫女兒節。
中國情人節最流行的時期可以追溯到漢代。這壹天,婦女的主要活動是用五色線穿針。
同時向星星祈福,希望自己以後能心靈手巧,不做壹個沒禮貌的女人,順便給自己弄個好姻緣,所以七夕也叫討巧節。
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壹首詩:“七月初七,在長生殿,我們在靜謐的子夜世界裏,彼此偷偷訴說。我想在天堂做壹只比翼鳥,在地球上壹起成長,壹棵樹的兩根樹枝..”
中國情人節與愛情的關系始於唐代。白居易的壹首詩,讓大江南北的瘋狂少男少女們對這壹天格外關註。
七月七日的晚上,女人們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在月下焚香,希望能遇到壹生的姻緣,婚姻美滿。
到了宋代,秦觀的《鵲橋仙》,徹底把愛情和七夕綁在了壹起。
“當金風與玉露相遇,它勝不過世間無數人。
只要兩個人愛我們到底,為什麽要覬覦我的赫倫?"
正是因為牛郎織女壹年相會壹次的日子定在這壹天,才使得原本屬於女性的節日變成了情人節。
如今,很多人早已忘記了乞討節,忙著過情人節。
經過幾千年的變遷,中國似乎把中國傳統的情人節看得不那麽重要了,很多年輕人甚至熱衷於2月14的西方情人節。
在西方,情人節只是買買買,購物,甚至在所有人面前示愛。這壹切都是建立在消費的基礎上,早已失去了情人節的真正意義。
每隔壹段時間就有壹個情人節,現代的慶祝方式已經讓這個節日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比起古人,現代人的想象力真的太弱了,遠不如幾千年前的古人。
七夕是情人節2在講七夕的故事之前,我們先糾正壹個心態。七夕,在中國其實不是情人節。
漢魏之際,這壹節日得到官方確認。主角是個女的。主要任務是為她的聰明才智祈禱,而不僅僅是做壹個頭腦粗糙的女人。因此,它被稱為乞巧節,也稱為女兒節。最後,要有壹個好的婚姻。
當然,織女和牛郎恰好在壹年壹度的這壹天相遇,所以情人節其實是喧賓奪主。
銀河茫茫,織女牛郎隔。
雖然壹年見壹次,但壹般都想分開。
我奉勸天下有情人不要總說自己忙。
抓緊時間或者離開,經常壹起出去玩。
或者直接去店裏裝大方。
或者七夕午夜在荷塘邊散步。
仰望夜空,壹輪新月。
約會和戀愛總是這樣的把戲,但是如果妳回到正經事——乞求好運,妳壹整天的安排都排滿了。畢竟約會適合晚上,所以很多人說應該把元宵節也就是元宵節定為中國情人節。
然而,男人這壹天會沒事嗎?牛郎不會同意的。
七夕,女性可以:
即使沒有很好的約會日程,這壹天還是要打扮壹番,從頭到腳。七夕洗頭是壹種習俗。溫州散文家琦君寫過《發髻》,裏面提到七夕要給媽媽、叔叔、奶奶洗頭,洗發水很特別——芙蓉葉熬出來的汁是綠色的,有泡沫,油膩,有光澤。我們周圍很多公園都種了木槿,現在開的正合適,紅的,白的。
木槿花
洗頭,修指甲。那些瓶瓶罐罐先放壹邊,今天我們要做壹些,用鳳仙花汁染指甲。南宋的女人心思都花在這裏了。
生活在杭的周覓在《雜識》中寫下了這個方法:用葉子搗碎花,加入壹些明礬或鹽,然後塗在指甲上,包壹夜。第二天妳會發現指甲是淡淡的胭脂色,沒有添加劑,有刺鼻的氣味。
鳳仙花
把自己收拾幹凈,裝飾房間。柳宗元寫過壹篇《乞靈》,文中提到“插竹切齒”。在桌子上插幾根竹子,然後,是時候展示壹下妳的靈巧了。將瓜果切成各種形狀,放入盆中。比如西瓜,要切成蓮瓣。
接下來有壹個小遊戲,可能對女漢子來說比較難——穿七孔針。這是壹根特殊的長針,有七個小孔(也有七根針排成隊形),用彩色線快速穿上的人是壹個聰明的女孩,是壹個聰明的乞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