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芽是五加科的小落葉樹。學名龍牙楤木,俗稱龍牙楤木、龍牙楤木。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
嫩芽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嫩芽可用於烹飪、煲湯、腌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風味獨特。
薇菜是薇菜科薇菜孢子體嫩葉的加工品。包括薇菜和薇菜,又名牛毛光。它是壹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薇菜是壹種歷史悠久的蔬菜。以前是省雜草,現在進入了高檔餐桌,經濟效益是普通蔬菜的4-5倍。野生薇菜鮮嫩可口,營養豐富,尤其是未展開的嫩葉。薇菜可以鮮食、腌制、曬幹。
長白山野生蕨菜,又名龍頭、如意。它屬於鳳尾蕨科。喜生於淺山區向陽的地塊,多分布於稀疏的針闊混交林中。
蕨菜,早春新葉,三叉狀。莖葉鮮嫩,布滿白色絨毛,此時正是采收期。
蕨菜每100 g鮮制品含蛋白質0.43g、脂肪0.39g、糖3.6g、有機酸0.45g,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可作為蔬菜,如麥芽糖、餅幹、藕粉、藥物添加劑等。經常食用可治療高血壓、頭暈、子宮出血、關節炎等癥狀,預防麻疹和流感。
大葉芹:其他名優芹菜,假八角,葉菜,蜘蛛香,Channamur。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其嫩莖葉可食,綠色多汁,清爽營養,是色香味俱佳的野菜之壹。每100g樣品含維生素A 105mg,維生素E 45.3mg,維生素C 65.88mg,維生素B2 22.3mg,蛋白質2160mg,鐵30.6mg,鈣1280mg。此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全草和種子都含有揮發油。野芹菜現在是中國大宗出口的綠色產品之壹,噸位超過1000噸。
黃花菜,別名黃花菜、黃花菜、黃花菜。黃花菜營養豐富,其鮮品含有蛋白質、脂肪、糖、胡蘿蔔素、維生素、鈣、磷、鐵等,是著名的堿性食品。黃花菜的藥用價值也很高。含有多種氨基酸、葉蠟石等藥用物質,具有祛濕利濕、涼血除熱、止咳除煩、開胸擴膈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排尿困難、白帶增多、黃疸、便血、崩漏、乳房脹痛、大痛等。
刺五加和刺五加。別名:刺五加,刺參(東北)。五加科五加屬,生於山坡森林和路邊灌木;藥園常栽培。分布在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根皮可祛風除濕,強筋骨,用酒浸泡可制成刺五加酒(或刺五加粉)。根皮含有揮發油、鞣質、棕櫚酸、亞麻籽油酸、維生素A、B1。
嫩芽是可食用的,有壹種特殊的味道。
長白山野生大白菜
別名東風、東風草、仙柏草、大白菜、朱麗亞、蛤蘆、山狗、白雲草、頭痛藥、三七、大耳毛、貓滑尖。
蒲公英,別名:老太婆、蒲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部蒲公英、傅紅英、蘇、傅紅英、傅紅英、地丁、金贊草、菜、黃苗、黃郎、桂虎。
大蒜,百合科蔥屬。別名:蔬菜奶酪、蕎麥籽、香榧、顧薌菜、小根菜、大蔥根、大頭菜籽、野蒜、小蒜、家蒜和薤白。
多年生草本,可達70厘米。鱗莖接近球形,被白色膜狀鱗片覆蓋。葉繼生;葉片線形,長20 ~ 40厘米,寬3 ~ 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柄直立。花莖單生,直立,光滑無毛;傘形花序緊密和絢麗,近球形和頂生;花梗細,長約2厘米;花被6,長圓狀披針形,淡紫色粉紅色或者淡紫色;水果是壹種膠囊。花期從6月到8月。結果期為7-9月。
猴頭菇的學名是蕨菜,俗稱青菜花、紫菜。壹般生長在針闊葉混交林或灌木叢中,溝渠旁的草地上,株高80-90 cm,分綠色和紫色兩個品種。長白山是中國的主產區。猴頭菇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比栽培蔬菜營養豐富。其味道鮮美獨特,藥用價值與蕨菜相似。是著名的食用和藥用野菜之壹。猴頭菇具有清熱解毒、潤肺理氣、補虛通絡、止血殺蟲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高血壓、頭暈、子宮出血、關節炎等疾病,對麻疹和流感有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