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怎樣制作石榴盆景?

怎樣制作石榴盆景?

(1)制作原則

①胸中有樹。對獲得的苗木或樁材觀察後,對其能制成哪種形式的盆景要心中有數,按形剪裁。

②主次分明。造型整枝時要先從主幹開始,使側幹(枝)、枝組、細枝圍繞主幹合理布局。

③因樹施技,因勢造型。從野外獲取的樁坯形態多樣,造型前需仔細觀察,運用“借假”手法,因材施技,隨樹造型,因勢利導大膽“借假”,使各部位之間協調統壹,主題鮮明,產生自成情趣的藝術效果。

造型的要領是:既符合石榴生長發育規律,又富有詩情畫意,而且還要自下而上漸次彎曲變細,形似竹筍,切忌頭小幹大、樹幹扁平、蜂腰、突肚、樹幹彎扭打結和頂部向左右偏離太遠等不良形狀。幹宜曲之有度,根幹相符,藏中有露。

(2)主幹造型 石榴盆栽後,要進壹步培養成風格各異的盆景時需變主幹的光滑、平直、細嫩為粗拙、彎曲、蒼老。采用的手法如下。

①剖。將樹幹的觀賞面(向人面)剖傷,使其結疤,以顯示蒼老古樸之態。

②剝。剝去主幹部分樹皮使木質部裸露,當樹皮傷口愈合部位由綠色變褐色後,再對木質部作雕刻處理。

③雕。將主幹局部雕挖成小孔洞或削傷樹皮,使木質部裸露,孔洞處嵌入石塊,使其愈合後形成“馬眼”,木質裸露後按紋理結構雕挖成如自然風化狀的凸凹紋理。雕挖工藝應在春季萌芽前後生長最旺盛期進行,傷口要用5度石硫合劑或其他殺菌劑作防腐處理。

④折。用手折斷枝幹的多余部分,使主幹呈枯幹殘枝形態。

⑤撕。人工撕傷主幹側枝,使其殘而不枯、殘而不斷。

⑥截。新獲樹樁主幹定型後,主幹頂端長到壹定長度且與下部各節比例相稱時,按造型設計截去主幹、側枝多余部分,如此反復多次處理。經截幹整枝處理後的石榴樁材,枝葉繁茂後以不露人工處理的痕跡為宜。

⑦彎。石榴蟠紮曲幹造型工作多在樹液流動後至萌芽前進行。選用不同粗細金屬線或繩線蟠紮,使主幹彎曲到需要的形狀。石榴樹皮較薄,蟠紮前先用牛皮紙或舊布條等將樹幹包裹墊襯,然後根據幹的粗細和強度,選用不同規格的鐵絲與幹的生長方向成45°角緊貼主幹纏紮。鐵絲下端插入盆底或主幹(背面)基部根基與粗根的交叉處。纏繞時,欲使主幹左旋扭轉,鐵絲要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欲要主幹右旋扭曲,鐵絲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纏繞時自下而上,自粗而細,壹直到頂,間隔壹致,松緊相宜,不傷樹皮。鐵絲纏好後開始拿彎,方法是雙手用拇指和食指、中指配合,慢慢扭動多次,使韌皮部和木質部都得到壹定程度的松動,達到“轉骨、練幹”的目的。彎枝時彎曲度應超過要求的彎度,緩壹段時間後,其彎曲度正好符合設計要求。壹次不能達到理想彎度時可漸次拿彎。主幹過粗時,先在彎曲方向與主幹垂直的彎曲部位鑿壹深及木質部2/3的條狀槽,再用塑料包紮帶包紮,然後用鐵絲或木棍等將樹幹彎到要求彎曲度,並吊住固定。彎枝後2~4天要澆足水,避免陽光曝曬,保護傷口半月內不受雨淋,以利愈合。粗幹蟠紮後4~5年基本定型,細枝幹需2~3年。定型期間視生長情況每隔1~2年及時松綁,防止鐵絲等金屬絲嵌入皮層,造成死枝。

(3)側枝配置 盆栽、盆景石榴的側枝配置直接影響結果和觀賞。側枝的分布和培養應因型而定,原則是枝不宜多,下稀上密,下寬上窄,下大上小,側枝之間錯落著生,上、下枝組互不重疊,枝組距離疏密相宜。側枝著生位置應按幹的左右為主、前後為輔的方位發展,前面著生時以斜向兩側露幹為宜。各側枝、枝組應均衡發展,位置好的弱枝要刻意保護。側枝數量和位置因主幹高矮而定,幹高者多留側枝,幹矮者則應少留。側枝經人工剪截攀拉調整成互生狀態,使得盆樹整體自然。缺枝位可用刻傷刺激隱芽抽枝補空,或采用切腹接、靠接等辦法增枝補空。可通過緩放留枝,多摘心促使中、下部細的側枝加粗生長,對中、上部過粗側枝,疏除大枝組,減少枝葉量,削弱長勢,以此法使上下枝組間粗細均衡。盆栽石榴無論整體樹冠還是各側枝冠形,均以整理培養成圓頭形或圓弧形,才符合石榴生長習性,有利生長發育,開花結果。對主幹上的側枝、枝組的著生位置,生長方向的培養,除運用上述各種修剪技法、嫁接措施外,主要靠應用金屬絲纏繞蟠紮,曲枝變向到設計要求的角度和方位。

(4)葉片處理 葉片是盆栽石榴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營養的重要器官,葉的處理是盆栽石榴重要的修飾手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摘心。新芽抽生新枝後留2~3對葉或稍多,摘去新梢嫩葉,留下的葉腋間的腋芽萌發生長出二次枝後,再壹次留2~3對葉摘去嫩梢,如此反復進行多次摘心,既增加枝幹上的小枝及葉片數量,又使各側枝、枝組上的芽獲得充足有機營養,形成花芽,開花結果,達到觀花賞果的藝術效果。

②抹芽。盆栽石榴主幹、大枝及根頸部極易萌發不定芽,對沒有任何造型用途的新芽應及時抹除,防止消耗盆樹有限的營養,影響通風透光,誘發病害而造成樹勢衰弱。

(5)露根技巧 盆栽石榴作露根處理後韻味無窮,既增了它的藝術美,又利於成花結果,從而提高了它的形態美。露根方法如下。

①松土法。將假植樹坯或盆栽樹根基部土,用竹簽、小刀等撬松,利用澆水時水的沖力沖走表土使根漸漸露出;也可每次取掉根基壹薄層表土,觀察養護壹段時間,樹的長勢基本穩定後再去掉少量表土,如此反復進行,直至達到預定露根要求。

②提根法。春季換盆時,在盆底加鋪壹層石榴新根生長所需厚度的培養土,然後將原盆樹土團撬松,下部根系稍加整理,放入盆中,使原樹根基適當高出盆面,再修剪高出盆面的視根,使根基裸露。采用此法逐年提高原樹根基,達到預期的露根效果。也可將原樹盆邊用瓦片、木板、鐵皮、硬塑料板等圍起,盆底部也鋪壹定厚度的粗培養土,然後將整個石榴樹提到設計高度栽好。以後隨石榴生長情況,自上而下逐漸去掉盆上加高的泥土,亦可達到露根效果。

③套根法。將原樹盆底鑿穿(或預先栽入無底盆中),套入另壹盛滿培養土的盆上,使新根由上盆長到下盆土中。以後根據生長情況,自上而下逐漸去掉上盆泥土,使根部日漸露出,直至上盆泥土去完,根系完全移入下盆後去掉上盆,完成露根處理。

④壓根法。石榴采用附石式盆栽時常用此法。將用作盆栽的樹,挖時根盡量留長,然後按照石材特點和設計要求,用壹細金屬絲將根纏紮在石縫內,再在石縫中填入泥漿,最後將樹和石壹塊植入盆中。以後根據生長情況,由上而下逐步扒開石上泥土,松開綁線,露出根部,並剪去無用細根,即可獲取樹與石渾然壹體的附石式露根盆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