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日
“聖誕節”這個名字是“基督教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堂的禮拜儀式。聖誕節是壹個節日,我們慶祝它作為耶穌的生日,所以它也被稱為耶穌日。在這壹天,世界上所有的基督教堂都舉行特殊的儀式。但是有許多聖誕節慶祝活動與宗教無關。交換禮物和發送聖誕卡都使聖誕節成為壹個普遍慶祝的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公元4世紀初,65438+10月6日是東羅馬帝國各教會紀念耶穌誕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又稱主顯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啟示自己。當時唯壹的例外是耶路撒冷的教會,只紀念耶穌的誕生,不紀念耶穌的洗禮。後來歷史學家在羅馬基督徒使用的歷法中發現,65438+公元354年2月25日這壹頁記載:“基督出生在猶大伯利恒。”經考證,壹般認為65438年2月25日的聖誕節可能始於公元336年。公元375年傳播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播到埃及的亞歷山大。撒冷的教會最晚接受,而亞美尼亞的教會仍然堅持65438年10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生日。
65438+2月25日原本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生日,是異教徒的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天主教的神之壹。這壹天也是羅馬日歷的冬季至日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將這壹天視為春天的希望和萬物復蘇的開始。也許是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壹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早期教會試圖將異教習俗基督化的措施之壹。後來,雖然大部分教會都接受65438+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法不同,具體日期無法統壹,於是將65438+2月24日至次年65438+10月6日這壹段時間定為聖誕潮,各地教會可根據當地情況在此期間內慶祝聖誕節。由於65438+年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認定為聖誕節,所以65438年10月6日的主顯節只紀念耶穌受洗。但天主教會將65438+年的6月6日定為“三王節”,以紀念耶穌誕生時三個國王(即三個醫生)前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非基督徒的重要節日。在歐美很多國家,人們都很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聯系在壹起。慶祝活動的熱鬧和莊嚴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壹個全國性的節日。65438+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誕生的傳說有關。
有壹個關於耶穌誕生的故事。耶穌是由聖靈懷的孕,由聖母瑪利亞所生。上帝甚至在夢中派天使加百列到約瑟,告訴他不要因為瑪利亞未婚懷孕就拋棄她,而是要娶她,給孩子取名“耶穌”,意思是把人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在瑪利亞即將分娩的時候,羅馬政府發布命令,所有人去伯利恒都必須申報戶籍。約瑟和瑪麗不得不服從。當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已經黑了,但他們找不到旅館過夜,只有壹個馬廄可以住下。就在這時,耶穌誕生了!所以瑪利亞只在馬槽裏生下了耶穌。後人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將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每年都要進行彌撒,紀念耶穌的誕生。
聖誕節是為了紀念耶穌在12月25日的誕生,但是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出生日期。19世紀,聖誕卡開始流行,聖誕老人出現,聖誕節開始流行。
65438年2月25日,基督徒紀念耶穌的誕生,這壹天被稱為聖誕節。
從65438+2月24日到次年,65438+10月6日為聖誕節。節日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會舉行盛大的紀念儀式。聖誕節原本是基督教的節日,因為人們特別重視,所以變成了全國性的節日,西方國家壹年中最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於中國的春節。
西方人用紅色、綠色和白色作為聖誕節的顏色。當聖誕節來臨時,每家每戶都要用聖誕節的顏色來裝飾它。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用被砍成塔狀的冷杉和柏樹等常青樹裝飾。上面掛著五顏六色的燈籠、禮物和紙花,還點著聖誕蠟燭。紅色和白色的對比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在平安夜睡覺前,西方的孩子應該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壹只襪子,等他們睡著後,聖誕老人會把禮物放在襪子裏。扮演聖誕老人也是西方的壹種習俗。
聖誕節的起源
聖誕節的起源,耶穌的生日,實際上是早該到來的。為什麽要把65438+2月25日定為聖誕節?這是5世紀中葉教會規定的。公元354年,斐洛卡利安的歷法中首次記載了65438+2月25日是耶穌的生日。到了5世紀,它在西方被普遍接受為聖誕節。
聖誕樹
據說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65438+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拉斯在8世紀用垂直的樹來祭拜聖嬰。隨後,德國人將65438+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並在家中擺放象征伊甸園的“天堂樹”,懸掛代表聖餅的餅幹象征贖罪;點燃象征基督的蠟燭。16世紀,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家中設計了壹棵插有蠟燭的聖誕樹,用於繁星點點的聖誕夜。然而,關於聖誕樹的起源,西方還有另壹種流行的說法:壹位善良的農民在聖誕節熱情地招待了壹個流浪的孩子。臨走時,孩子折下壹根樹枝,種在地上,馬上長成壹棵大樹。小孩指著樹告訴農夫,每年的今天,樹上都裝滿了禮物來回報妳的恩情。因此,今天人們看到的聖誕樹總是裝滿了小禮物。霍斯利設計的。卡片描繪了壹個貴族家庭,三代人舉杯祝賀壹個缺席的親人。當時他印了1000冊,閑置的印刷廠以每冊1先令的價格出售。聖誕卡就這樣誕生了。
聖誕頌歌
長期以來,流行的聖誕歌曲有三首,壹首是《平安夜》;壹個是“聽,天使傳佳音”;第三個是《鈴兒響叮當》。
聖誕老人
聖誕老人最初指的是公元4世紀小亞細亞的主教尼古拉斯,他以和藹可親和慷慨幫助萬裏的窮人而聞名。在6世紀,東方稱他為聖·尼古拉斯。由於尼古拉斯的傳說都與孩子和禮物有關,聖誕老人就成了在聖誕節給孩子送禮物的善良老人的形象。18世紀,通過文學和繪畫,聖誕老人逐漸變成了壹個穿著紅色外套,留著白胡子和眉毛的老人的形象。
聖誕賀卡
世界上第壹張聖誕卡是由英國人亨利·戴高樂爵士於1843年提出的。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聖徒在耶穌出生時送禮物,這就是聖誕老人送禮物給孩子的習俗的由來。英國兒童把長統襪放在平安夜的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會在晚上從煙囪裏下來,帶給他們裝滿襪子的禮物。法國孩子把鞋子放在門口,這樣“寶寶來了,就把禮物放在鞋子裏。”
聖誕晚餐
就像中國人在春節吃年夜飯壹樣,歐美人也非常註重全家圍坐在聖誕樹旁吃壹頓節日大餐。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這種習俗在美國盛行。英國的聖誕晚餐是烤鵝,不是火雞。在平安夜,奧地利人喜歡邀請全家的親戚朋友成群結隊地去餐館吃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烤牛仔肉、豬腿必不可少,配上名酒,大家吃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