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栗子的主要價值

栗子的主要價值

栗子產生的能量較高,是屬於堅果類,所含的澱粉是很高的。據調查幹栗子的碳水化合物達到77%,鮮栗子有40%之多,是馬鈴薯的2.4倍;栗子當中的蛋白質含量是4%~5%,雖然不如花生、核桃多,但是也比煮熟後的米飯要高。

鮮栗子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礦物質也很全面,有鉀、鎂、鐵、鋅、錳等含量比蘋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鉀突出,比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4倍。

栗子中不僅含有大量澱粉,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熱量也很高,栗子的維生素B1.B2含量豐富,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還含有24毫克維生素C,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每100克含蛋白質5.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40~45克,澱粉25克。生栗子維生素的含量可高達40~60毫克,熟栗子維生素的含量約25毫克。栗子另含有鈣、磷、鐵、鉀等無機鹽及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等多種成分。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幹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栗子含有核黃素,常吃栗子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益氣補脾,健胃厚腸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幹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保證機體基本營養物質供應,有“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稱,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防治心血管疾病栗子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於人體健康。

強筋健骨,延緩衰老 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栗子生吃,每日5至8顆,適宜於吐血、便血者。早晚生食栗子2顆,對老年腎虧、小便頻繁有益。用10顆栗子和豬腎、薏仁、大米熬煮成粥,可治療由壹般腎虛引起的腰腿無力。

美容功效:把栗子薄皮搗散後和蜂蜜調和,塗在臉上,能去掉皺紋,令人面部光滑。 栗子的營養保健價值雖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或做在飯菜裏吃,而不要飯後大量吃。這是因為栗子含澱粉較多,飯後吃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於保持體重。

選購栗子的時候不要壹味追求果肉的色澤潔白或金黃。金黃色的果肉有可能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栗子,相反,如果炒熟後或煮熟後果肉中間有些發褐,是栗子所含酶發生“褐變反應”所致,只要味道沒變,對人體沒有危害。

巧法剝皮

在栗子的凹面中心點的位置上,用拇指橫向捏壹下,上面就會有壹個小小的口,兩手在口的兩側上下用力,這個外殼就打開了壹些。外殼去了,就該去裏面的硬皮了,把剝好殼的栗子放進碗中,倒入開水和鹽,蓋蓋燜5分鐘,打開之後皮就好剝了。其中原理就是栗子的果仁和果皮之間有纖維連接,中間空隙很小,只有離子物質才能進入,將它們分離開。而清水中離子物質微乎其微,而鹽可以完全溶於水,它的構成成分鈉離子和氯離子能夠進入果仁和果肉之間把它們分開。

食療偏方

微波蜜栗——好零食巧治偏食“脾虛”娃

用料:

板栗300克,鹽10克,蜂蜜30克

作法: 板栗用清水加10克鹽清洗,鹽有壹定的消毒作用,並可將表面的絨毛洗得更幹凈,瀝幹水,用廚房剪從尖的那頭兩邊剪開,這樣可避免栗子爆鍋; 將處理好的板栗裝在微波爐專用容器中,送入微波爐,高火10分鐘; 取出後妳會發現大多數都開了口,再刷上壹層厚厚的蜂蜜。 再微波爐高火3-5分鐘即可,剝殼很方便,味道也很香甜。 桂花栗子羹  原料:栗子300克,白糖100克,生粉50克,糖桂花少許。  制法:栗子加清水略煮,再去殼去皮,栗肉上籠蒸酥,待栗肉冷卻後切成粒狀。鍋內放水燒滾,放白糖、栗子、紅棗、燒至糖溶於水中,略燜,放入桂花,用濕澱粉推勻,出鍋。  功效:補腎,強筋,可治療腎虛、腰膝無力。

功能主治

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治反胃,泄瀉,腰腳軟弱,吐、衄、便血,金瘡、折傷腫痛,瘰癧。

①《別錄》: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忍饑。

②《千金·食治》: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

③《唐本草》:嚼生者塗病上,療筋骨斷碎、疼痛、腫瘀。

④《食性本草》:理筋骨風痛。

⑤《日華子本草》:生食破冷痃癖,日生吃七個。生嚼罯惡刺,並敷瘰癧腫毒痛。

⑥《本草圖經》:活血。

⑦《滇南本草》:治山嵐嶂氣,瘧疾,或水瀉不止,或紅白痢疾。用火煆為末。每服三錢姜湯下。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壹切血癥俱可用。⑧《滇南本草圖說》:治反胃。

附方

①治腎虛腰膝無力:栗楔風幹,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豬腎粥。(《經驗方》)

②治小兒腳弱無力,三、四歲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與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③治氣管炎:板栗肉半斤。煮瘦肉服。(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筋骨腫痛:板栗果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⑤治小兒疳瘡:搗栗子塗之。(《備急方》)⑥治金刃斧傷:獨殼大栗研敷,或倉卒搗敷亦可。(《瀕湖集簡方》)

註意

①孟詵:栗子蒸炒食之令氣擁,患風水氣不宜食。

②《本草衍義》:小兒不可多食,生者難化,熟即滯氣隔食,往往致小兒病。

③《得配本草》:多食滯脾戀膈,風濕病者禁用。

④《隨息居飲食譜》:外感來去,痞滿,疳積,瘧痢,產後,小兒,病人不饑、便秘者並忌之。

性味

甘,溫。

①《別錄):味鹹,溫,無毒。

②陶弘景:甜。

③《滇南本草》:味甘,平。

歸經

入脾、胃、腎經。

①《玉楸藥解》:入足太陰脾、足少陰腎經。

②《本草求真》:入腎、腸、胃。③《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