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頭,又名馬蘭、毛茛、紅燜菜、雞腸、壇邊菊、小菊、紫菊等。,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的路邊和田地裏都有生長,也有人工栽培。馬蘭頭有紅莖和綠莖兩種,都可以食用,紅莖馬蘭頭是最好的藥材。據分析,嫩莖葉含有鈣、磷、鐵、鉀、胡蘿蔔素、維生素B和煙酸。
馬蘭頭富含氨基酸。中醫認為,馬蘭頭辛涼,微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消腫的功效。主治:咽喉腫痛、癰腫疔瘡、黃疸、水腫、痢疾、淋證。《本草正義》對其研究更為透徹:“其最解熱毒,能專血、止血、涼血,尤其專。凡溫邪、深入營、癰腫、血熱、潰爛等證候,均允許專藥。內服外用,用途廣泛,也是清熱解毒的重要產品。”春天是最容易上火的時候,不如在野外挖點馬蘭頭吃吃什麽藥。
新鮮的馬蘭頭不能直接吃。需要用水洗去浮塵,開水燙去澀味,然後撈出瀝幹備用。鮮馬蘭可解油膩,阿清朝袁枚在其《隨園食單》中寫道:“馬蘭頭采嫩者,以醋筍食之,膩後食之,可醒脾。”馬蘭頭最常見的吃法是用幹香菜切成涼拌,再加點花生和香油,就成了壹道好菜。也可以做成豆腐湯。嫩豆腐的爽滑和馬蘭頭的清香可以說是相得益彰。來看看馬蘭頭的冷香幹法吧!
材料:馬蘭頭500克,香果幹4塊,花生少許,鹽適量,香油1大勺,糖少許。
生產步驟:
1,馬蘭頭掐掉老根,清理幹凈;
2.熏香幹洗後,放入鍋中,加入冷水,煮沸兩分鐘,然後撈出;
3.將洗凈的馬蘭頭水去麻去澀,撈出晾涼;
4.炒鍋加少許食用油,用小火把花生炒熟。粉碎備用;
5、馬蘭頭、幹香、花生碎、鹽、香油、糖拌勻即可食用。
青馬蘭頭,紅白幹粉,香芝麻油。入口微苦,然後慢慢在齒頰間留下甜甜的獨特香味,回味無窮。
馬蘭頭最好不要過夜,因為失水後就不香了。如果多摘壹些馬蘭頭,可以做成餡,包餃子,包餛飩,裝盒烤或者卷成菜卷。馬蘭頭不僅好吃,而且辛涼,清熱解毒,對上火引起的眼疾、出血、咳嗽等疾病肯定有治療作用。自古以來,藥食同源,最重要的是養生。脾胃虛弱的人要少吃,孕婦慎用。
我經常回想起小時候,我讓幾個朋友,提著小竹籃,提著刀,去地裏摘馬蘭的頭。田埂上,黃黃的雜草中,壹定有壹樹壹簇的馬蘭頭最搶眼,很快就能摘到壹個小筐。這壹刻,全身都是暖的。周末了,帶著孩子,帶著好心情,去找馬蘭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