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韓國校園偶像劇1年10班的劇倩

韓國校園偶像劇1年10班的劇倩

我把我之前寫的觀後感給妳吧

10班的壹年級就這麽過去了,片子的結尾並沒有明確交代升入二年級後10班是拆散還是摘掉”問題生”的帽子。不過,結尾的種種跡象讓我們覺得10班的故事還會繼續下去。

在班長說:”我們就快分開了”時,同學們的神情壹下子就黯淡下來,雖然他們總是吵嘴打架,但壹起經歷了修學旅行、海訓、舞蹈大賽,壹起為日權擔心祈禱,壹起為證明自己不是問題生而努力。1年10班這個集體早就密不可分了,就像江老師說的那樣:”這些學生雖然調皮了些,不過更有人情味。”

在結局中,校長見到了自己曾創造的輝煌----全部升入4年制大學的那個班的學生。在聚會上,全班同學只來了不到10人,有成就的人都忙於事業,碌碌平庸的學生卻並未感激校長,雖然都考上了4年制的大學,但他們並不快樂。我想如果換作10班,可能很多人都考不上名校甚至考不上大學,但10年、20年後、30年後,當同學聚會時,他們會壹個不差地到場,會深深感激老師,教會他們什麽叫”朋友”。

校長也見到了曾因自己勸導放棄演員夢而成為醫生的崔民智,民智由於做醫生的壓力而自殺,未遂後改行做了演員。民智告訴校長:”自己現在雖然辛苦,但每天都很快樂。也謝謝老師,讓我明白、也學會珍惜現在的幸福。”當年的學生用痛苦教育了校長----成績並不能決定壹切,上了名校也不壹定幸福。

校長也看到了全校學生被10班人感動而紛紛表明自己也是問題生的壹幕,於是那本<關於10班改善方案>引起校長沈重的嘆息。

結尾並未交代那本計劃究竟實施與否,但我相信,10班依然會存在,但”問題生”早已不屬於他們。

結尾,從周末旅行遲到歸來的10班同學們在樓下遭到了全校同學們的“紙飛機襲擊”,全校學生在窗口朝下扔色彩繽紛的紙飛機,每個紙飛機上都寫著“10班真棒”。這是全校學生為自己曾對10班歧視的歉疚,是全校學生對10班的肯定!也就像之前樸伊俊對全校師生說的那樣:“對於大人對10班的看法,我們並不傷心,因為我們無法改變大人,但最讓我們傷心的是1~9班同學們對我們的態度。”1年10班用真心感動了嘲諷他們的同學們,感動了老師及頑固的校長。

這部戲的編劇雖有些不足之處,不過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伏筆、鋪墊安排,每壹個情節都不可割舍,沒有拖沓累贅的部分,每壹部分的設計都能推動情節發展,或是豐富人物形象、強化人物關系。每壹集中都采取主從線索並行發展劇情,在分集中都有埋伏筆,而每集也都埋著整部戲的伏筆。劇情真實樸素也是壹大優點,情節完全切合實際,以最基礎最質樸的高中生視角講述故事,每個人物都有其優勢缺陷,也沒有電視劇老套的奇跡接連發生現象,雖然主人公的四角戀落入韓劇典型的糾結圈,但是編劇用巧妙的情節安排成功完成女二向女主的逆襲,扭轉乾坤。

因為是成長電視劇,又是周播劇,所以整部戲(50集)拍了近兩年,我們不僅能從劇中看到每壹個人物步入成熟,也能看到演員真實的成長,因為這部戲裏10班的同學們都是新人上陣,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部戲是他們的處女作,我們能看到演員們演技日臻成熟,和他們壹起成長。

該劇總是被拿來與國產電視劇《十八歲的天空》比較,而我認為需要比較的並非劇情與演員,而是中韓兩國教育方面的***同點和差異。

整部電視劇圍繞著男主人公樸伊俊的生活展開,壹改老套的男主定律,樸伊俊不帥氣、學習不好、沒有特長、家境不富裕、沒有個性,他會受人欺負、會羨慕嫉妒朋友、會愛面子也虛榮過,就是以這樣壹個再普通不過的形象出現。

該劇不僅講述了父子之間的矛盾、面對萌發的愛情時的青澀、師生之間的情感、與朋友的關系等,還以男生的視角大膽地展露青春期對異性第二特征的關註與對女生生理期的看法,真實地反映了高中男生在成長期的心路歷程。在片中,伊俊與好友孔允的關系交織在羨慕嫉妒中,就像我們每個人壹樣,總渴求他人所擁有的,可當彼此知道自己壹向羨慕的人也在羨慕自己時,心裏會產生莫大寬慰,壹向自卑的伊俊也會頓時自信起來,兩人會爭吵打架,鬧過矛盾、幾乎絕交,可無論表面有多強硬、多冷漠,伊俊也會為了友情放棄愛情,允會細心地將各種伊俊學習上薄弱的環節記下,伊俊會在CD商場奔走3個多小時為允買壹張老式唱片……這就是朋友,無論有過多大的別扭,心裏始終牽掛著彼此,終將情更堅固,這,就是朋友。

壹千個人眼中有壹千個哈姆雷特,劇中也對朋友間觀點不壹的矛盾進行演繹。面對愛情,伊俊的觀點是為了對方幸福而默默守護,而允認為隱藏愛慕的心等於欺騙感情,雅英也認為喜歡就應當爭取。而面對友情,詩恩認為朋友之間應該快樂壹起分享、痛苦壹起分擔,沒有什麽距離,可允卻認為即使再親密的人也要有壹定空間,每個人都有不想讓任何人知道的秘密。劇中展示了每個人不同的想法,卻沒有給每個人的想法做壹個評斷,沒有誰對誰錯。對於每個人的觀點我們都予以尊重,就像劇中那樣,可能面對觀點不同時會產生爭吵,但最終我們雖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卻也能尊重和理解對方的想法。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的包容與尊重。

劇中告訴了我們人與人之間交往需要真心,像伊俊說的:“真心是相通的。”像格琳所說:“如果真心信任壹個人,誰知道假的會不會變成真的?”

劇中真實地剖析了青少年成長中的問題。 在伊俊身上我們看到老實善良卻有些怯懦這類人的影子,他們往往會因為躊躇不前而失去最佳時機,伊俊也是缺失母愛的單親家庭孩子,帶著自卑的堅強生活,正如他所說:“生活還是那樣過,雖然偶爾還是會有風吹過的感覺。”個人覺得“風吹過”這個形容恰到好處,缺乏愛的單親家庭孩子真的會有心中像風吹過壹樣的感覺,那是缺少的那個他(她)的位置,誰也無法填補那個空位。

孔允的家境殷實,長得帥、學習好,又受老師和女生的喜歡,在同學眼中是王子壹樣的人物,但父母長期在外工作而不回家使孔允培養成壹個自私冷漠,不懂得如何愛他人,又渴望被愛的性格。他向往溫暖,卻總身處冰冷陰暗。他害怕孤獨,常壹個人在夜裏偷偷地哭,可卻排斥他人的關懷,揣著壹顆支離破碎的自尊心強撐顏面。允外表堅強、內心脆弱,初戀女友的背叛和父母離異的打擊徹底擊潰了允原本就不堪重負的防線。允哭喊著對父母說:“我還只是個孩子啊!我也會痛,痛了也會想哭!”這壹切是否會給父母敲響警鐘,多關註孩子的成長,其實看似無所謂的孩子,內心承受了很多。

允羨慕伊俊有壹個關愛他又做壹手好菜的爸爸,可伊俊卻羨慕允家裏有錢又有媽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無時無刻不在羨慕著他人,卻沒註意羨慕的那個人也羨慕著自己。

朱詩恩和張雅英在初中時就是好朋友,在面對好友恩珠自殺時,兩個人都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可表達方式卻完全不同。雅英通過轉移註意力而分散對好友離世的痛苦,外表看來如常,內心卻分外悲傷。而詩恩徹底過上了行屍走肉的生活,甚至為自己 存活感到惡心。通過對比,我們更能關註到那些在沈重打擊中無法抽離而走向極端的邊緣少年。

女生中的打架能手方玉婧在外表看來像個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可她發自內心喜歡別人說她像個女孩子,也希望別人誇贊她漂亮,玉婧是家中三姐妹的老大,父親總因重男輕女而酗酒打罵媽媽和孩子,面對關心自己、保護自己的班主任,玉婧由於缺乏父愛而愛慕班主任,即使知道班主任與自己逛街時只是在想自己的女兒如果穿上這件衣服會怎麽樣,但對於缺乏父愛的玉婧而言,只要像父親壹般的老師對她笑笑,她就心滿意足。

家庭問題是成長劇人物中的壹個普遍問題。李韓星的父母也是離異,江日權也是與媽媽相依為命,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叛逆不羈的小混混竟然是壹個大孝子。為了給媽媽治病,日權兼職打工,酷愛摩托車的原因之壹也是他每天騎摩托車載媽媽上班,在上面他能感受到媽媽的氣息。可當媽媽過世後,日權失去了唯壹的親人,唯壹讓他努力學習的信念是媽媽對他說的最後壹句話——“日權吶!上課好好聽課,不要睡覺。”以及媽媽希望他高中畢業的遺願,然而日權卻因被誣陷而被迫退學,噩運接連發生,日權發生車禍、性命垂危。最讓我感動的壹幕就是在日權出事後,10班這個集體為他做的壹切。班主任自稱是其親屬,為日權交付醫藥費,同學們翌日大早就來到醫院守在門口擔心日權。孔允四處搜尋證據欲為日權洗刷冤屈,希望他壹醒過來就能上學;國彬、文德和韓星去修日權的摩托車;伊俊與老師在醫院守護著日權;而羅海美也為了日權重新回到教堂,不停地祈禱,為了讓日權能夠上學,海美討好令人厭惡的裴勝俊,希望能讓他媽媽勸校長收回退學令。沒到探望時間,同學們只能等候在醫院外時,女生人手捧壹杯蠟燭,望向窗口,送去最深、最真摯的祝福。伊俊說過:“只要睜開眼睛,就能看到希望。”所以,“朋友,請不要閉上眼睛”——這也是那壹集的名稱。

《1年10班》中的每壹個性格鮮明的人物都讓我深受觸動。

無論是為全班同學替罪而連續跑4個多小時的伊俊,還是凡是外表冷淡實則最能理智解決問題的允,還有那個追尋夢想不顧家庭反對的“設計師”——張雅英。終於理解哥哥,用手語告訴哥哥“我不會放棄”的“倒數第壹”邱文德,以及抱著節食三天的英實說:“回到我的朋友張英實吧!”的不良少女——方玉婧……每壹個10班的孩子,那些裹著堅硬外殼的板栗們,都深深印刻在我的心裏。

許多網友看後說,還希望有《2年10班》、《3年10班》,可我覺得,這樣陪伴我們壹年多就足夠了。與10班的孩子們壹起成長。伊俊的17歲是壹個Happy ending,我也要迎接我17歲的ending,希望是壹個圓滿的小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