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陜蘇區後,壹開始就取消了軍隊的壹級建制,由軍隊直接管轄師。隨著川陜蘇區反圍剿的不斷勝利,四方面軍迅速擴大,* * *建立了紅四軍(軍長)、紅九軍(軍長何偉)、紅三十軍(軍長余)、紅31軍(軍長王樹聲)、紅33軍(軍長)五個軍。
長征過程中,許、程、等人還先後擔任紅四方面軍軍長,紅四方面軍軍長雲集。那麽這十個指揮官以後會怎麽樣呢?他們在1955被授予什麽軍銜?壹個壹個聽我說。
紅四方面軍軍長、紅四方面軍軍長許,黃埔軍校第壹期畢業。這裏不用我多說。川陜六路打敗三十萬川軍反圍剿,率領二線兵團解放山西。這兩件事足以載入史冊。1955年,他被授予元帥軍銜,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紅25軍軍長鄺繼勛。就軍事指揮能力而言,況繼勛比不上鄂豫皖蘇區的許、、蔡等人,更比不上許,但他是壹位勇敢的將軍。許曾在上海當過特戰隊員,神槍手、戰士,是部隊的主心骨。作為鄂豫皖蘇區早期的重要領導人,鄺繼勛為鄂豫皖根據地的創建做出了巨大貢獻。不幸的是,他在百雀園的肅反中被張殺害。
紅四軍軍長王宏坤,參加過黃麻起義的老革命,是開國大將王樹聲的堂弟。軍事能力過硬,鄂豫皖反圍剿中的蘇家堡戰役就是他的成名作。解放戰爭中,中野躍進千裏大別山,王宏坤率領新組建的第十縱軍出色完成任務,使壹支新組建的軍隊成為二野主力。在1948襄樊戰役中,王宏坤指揮中野兩個縱隊殲滅敵軍兩萬人,生擒康澤,十分贊賞毛主席。1955年,王宏坤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四軍軍長許尤氏,抗戰時期獨立發展膠東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指揮山東兵團所向披靡,解放了濰縣、萊陽、濟南、周村等城市。為解放山東立下汗馬功勞,1955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9軍軍長何偉,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出身於鄧政委領導的百色起義系統。被派到湖北、河南後,何偉在隊裏很快出人頭地。他足智多謀,在紅軍中被稱為“小諸葛”。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陜後,他很快從副軍長成為紅九軍軍長。賀維在長征結束後毫無征兆地離開了延安,據說是回鄉隱居。
紅九軍軍長孫玉清指揮紅九軍參加西征。他在與馬家軍的戰鬥中被俘並陣亡,成為革命烈士。余,紅30軍軍長,作戰勇猛,軍事能力過硬,但脾氣暴躁。他曾經和劉帥吵過架,對何偉和張也冷面過。被張壓制後,難以釋懷,投水自殺。
紅30軍代軍長程率部在抗戰勝利後首次北上,為我軍進軍東北立下了汗馬功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被授予中將軍銜。程擁有壹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這在中將中非常少見。
王樹聲,紅四方面軍副軍長、紅31軍軍長,是創建鄂豫皖蘇區的革命英雄。他在紅軍時期資歷非常高,但是以後的戰功壹般,1952的時候也只是兵團級別,按照級別來說不夠壹般。但因為他在紅軍時期的貢獻和資歷,最終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33軍軍長王維舟,紅軍時期任軍長,抗戰時期任129師385旅旅長兼政委,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軍區副司令員。根據他的資歷,他有資格從基層做起。但可惜的是,因為授予軍銜時他已不再擔任軍隊幹部,所以沒有授予軍銜。
除了這十個軍長以外,董振堂的吳公軍和羅炳輝的紅九軍也屬於紅四方面軍。董振堂死於西征,羅炳輝死於抗戰勝利後,未能參加1955獎勵。
綜上所述,紅四方面軍十位軍長中,建國後壹位元帥:許,壹位將軍:王樹聲,兩位將軍:、許,壹位中將:程。在鄺繼勛、和余為革命獻出生命的同時,何偉自動離隊,因故未能參加大會。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