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上火了就要吃藥降火。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就會導致上火的癥狀。
臨床判斷是否上火,往往是通過壹系列癥狀體征來判斷,上火只是壹個籠統的說法。根據上火的部位不同,上火的癥狀也不同。
最常見的火是五臟之火,心火、肝火、胃火、肺火、腎火!不同火怎麽調?
內熱
誘發原因:
1,外因:可能是經常吃壹些辛辣、熱的食物,如羊肉、蔥、姜、蒜等重味調味品,引起心火旺盛。如果環境特別熱,在幹熱的環境下不能開空調,心情煩躁,容易引起強烈的心火。
2、內因:如果本來體質比較旺,火氣比較大,再受到壓力或情緒的刺激,往往處於緊張焦慮的情緒中,容易導致心氣過強。
癥狀:
心火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面色幹燥、咽喉紅腫、口舌生瘡、糜爛腫痛、心緒不寧。
焦慮、不安、失眠、小便滴漏、小便黃或痛、澀、舌尖發紅。
如何調整:
1,多喝綠豆湯:綠豆湯可以起到降火凝神的作用。如果大部分人情緒比較旺盛,喝綠豆湯可以有效改善。
2、調節個人情緒:大部分人的內心是因為各種壓力和不良情緒而強大的。如果是這樣,壹定要註意自己情緒的調整。擁有壹個好心情也可以遠離強心的傷害。
胃火
誘發原因:
1,胃火的發生多與平時飲食不當有關,如暴飲暴食、吃太多熱性食物、桂圓、荔枝等。,容易導致胃火過旺。
2,也可能是疾病因素。當身體受到熱邪侵襲,或出現痰濁、氣滯等不適時,這些因素就容易使脾胃郁結,進而化熱為火,誘發胃火。
癥狀:
總是有饑餓感、腹脹感、灼熱感,胃熱會引起牙齦腫痛、牙齦出血、口臭、口幹。
會出現腹瀉、肛門灼熱、小便有灼熱感、黃赤、排便、排氣有異味等。
如何調整:
1.註意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果,如西瓜、蘋果、西紅柿,也要多喝菊花茶、蒲公英、茶葉、綠豆湯、銀耳湯等。
2.平時可以通過按摩內庭穴來祛除胃火,內庭穴位於腳背上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趾蹼邊緣後方的白色處。每天堅持按摩壹兩分鐘,就能祛除胃火。
肝火
誘發原因:
1,肝氣郁結:如果日常生活和工作壓力比較大,經常出現負面情緒無處發泄的情況,就容易導致肝氣郁結,導致肝火旺盛。
2、長期熬夜:如果經常熬夜、過度勞累,肝臟功能不正常,導致毒素沈積,也會導致肝火旺盛。
癥狀:
會出現眼睛幹紅、眼部分泌物多、視物模糊、耳鳴、頭痛、頭部眩暈等癥狀,有的還會使舌苔變厚。
小便黃,大便幹。
如何調整:
1.在可以適當教壹些陳皮或者茶水的時候,扔幾個陳皮可以達到疏肝養胃的效果。
2、多喝綠豆湯也能達到消暑解渴的效果,或者多吃苦瓜等苦味食物也能降火。
3、服用壹些菊花茶或開水也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肺火
誘發原因:
長期感冒長期治不好的人容易引起肺火,肺結核患者長期控制不住,或者反復高燒的患者,高燒都有可能引起肺火。
癥狀:
有咳嗽,黃粘痰或膿血痰,多了容易咳出來。
部分患者可伴有鼻塞、黃膿流涕、口幹咽痛、小便黃、大便幹燥、體熱、舌紅苔黃等癥狀。
如何調整:
1,肺火旺盛: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用具有清熱解毒、清肺功效的中草藥泡水或煎煮。比如蒲公英泡水可以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還可以經常吃枇杷果實或者冬瓜煮湯。
2、肺虛上火:此時可以用百合盛迪等藥物泡水或喝水,可以達到養肺潤肺的效果。也可以用百合粥或者百合枸杞燉湯。
腎火
誘發原因:
腎火旺盛多因腎陰不足,內生虛火所致。
癥狀:
5.心煩發熱,潮熱盜汗,甚至出現煩躁不安,失眠多夢,口幹口渴,形體消瘦,飲食不足,怕冷等癥狀。
如何調整:
平時可以多吃壹些滋腎的食物,如山藥、枸杞、桑椹、黑芝麻等,也可以服用藥物補充,如服用六味地黃丸。
上火後不要盲目吸毒。首先要看是什麽樣的火引起的,對癥治療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