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紅薯糊:
紫薯去皮切塊,用水沖洗幹凈,上碟蒸熟,加少許水用炒菜棒搗成泥狀,再加入米粉中。
胡蘿蔔:
胡蘿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胡蘿蔔切丁,熱鍋加少許食用油,放入油中煸炒胡蘿蔔。胡蘿蔔上油後,更有利於寶寶對β-胡蘿蔔素的吸收。然後將切好的胡蘿蔔丁放入鍋中蒸熟,取出後放入攤菜機中用少許溫水搗碎,然後加入米粉。
西蘭花:
西蘭花營養豐富,被譽為“蔬菜之冠”,其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A的含量非常豐富。西蘭花去蒂,水煮8分鐘。取出溫水,在鋪菜機中加入少許溫水,搗碎後加入米粉。
南瓜糊:
南瓜嘗起來很甜,嬰兒都喜歡吃。當他胃口不好時,他可以用南瓜做壹些美味的嬰兒餐。將南瓜去皮,切成小塊,蒸熟,用勺子或專用工具(研磨棒)壓成泥狀,放入準備好的米線盤中,做成寶寶喜歡的可愛形狀。
6月寶寶開始在上午9-10(連續3天)慢慢添加2餐蔬菜米糊,觀察寶寶的反應。
下午4-5點吃水果糊(直接把水果搗碎就行,不用加到米粉裏)。我家在家裏吃什麽果漿都行。註意,蘋果切塊蒸熟後再用水搗碎,不會氧化生銹。
小琪知道寶寶4個月到6個月就要開始吃輔食了,我們家大寶4個月就開始吃了。
壹開始只是吃米粉,因為吃的不多。直到米粉可以代替1的飯菜,大寶真正習慣了,小琪才添加蔬菜泥/水果泥。
小琪建議壹次只添加壹種新的水果和蔬菜,每種新的水果和蔬菜都要吃2-3天才能更換/添加新的成分,因為如果寶寶有過敏反應,這種方法會更容易被發現。
起初,小琪給大寶吃了以下蔬菜泥/水果泥:
蔬菜泥:南瓜、胡蘿蔔、紅薯等。
水果糊:香蕉、蘋果等。
習慣了蔬菜泥/水果泥之後,可以慢慢加入肉泥/魚泥/雞蛋。
在家裏我們會自己做輔食,但是有時候忙的時候或者出門的時候會買現成的。
小琪認為,父母應該註意寶寶添加輔食後的反應和習慣,然後再做出調整。
因此,小琪的分享只能借鑒。不喜勿噴!
1出生的寶寶應該以母乳或奶粉餵養為主。寶寶6個月的時候,身體需要更多的營養,可以添加米粉。
2第壹次添加的米粉應該是高鐵純米粉,由稀到稠,循序漸進,看寶寶吃不吃,消化吸收後腸道是否適應。等腸胃適應了,換個米粉口味,比如蔬菜米粉、水果米粉、胡愛山蓮子米粉、魚米粉、菠菜雞肉米粉等等。每次少量稀輸液,觀察寶寶腸道適應後再由少到多餵。
寶寶吃米粉壹段時間後,可以慢慢過渡到嬰兒粥、稀飯、適量的果汁等。素菜,肉沫等。被煮熟並餵飽。壹歲以後可以補充奶粉,三餐為主。
壹般寶寶從4個月開始就可以添加輔食,只是米粉,6個月以後就可以開始添加蔬菜煮粥了,比如在粥裏放蔬菜、胡蘿蔔或者土豆泥。
寶寶5個月開始吃糊狀。6個月開始吃米粉,7個月給寶寶吃蔬菜或者胡蘿蔔的粥。
在輔食添加初期,當寶寶在吞咽方式和腸胃消化上適應米粉後,媽媽可以逐漸在米粉中添加各種根菜泥,讓寶寶獲得更多的營養。菜泥可以在市場上賣,也可以自己做。
推薦兩種菜糊米粉
冬瓜米糊
材料:冬瓜50g,嬰兒米粉10g,溫水60ml。
步驟1:冬瓜洗凈,去皮去籽,冬瓜切碎。
第二步:冬瓜蒸熟後,搗成軟泥,過濾。
第三步:取過濾後的冬瓜汁備用。
第四步:將60毫升70℃左右的溫開水倒入米粉中,邊倒邊攪拌,使米粉與水充分接觸,使其呈糊狀。
第五步:將過濾後的冬瓜汁混入米粉糊中。
第六步:攪拌均勻。
冬瓜有清熱去火的功效,而且冬瓜不含脂肪,熱量也不高,不用擔心會造成寶寶肥胖的問題。
南瓜米粉糊
材料:南瓜50克,嬰兒米粉10克,溫水60毫升。
步驟1:南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塊。
第二步:蒸南瓜。
第三步:然後用勺子壓南瓜泥備用。
第四步:將60毫升70℃左右的溫開水倒入米粉中,邊倒邊攪拌。
第五步:讓米粉和水充分接觸,做成糊狀。
第六步:將南瓜泥混入米粉中,攪拌均勻。
寶寶米粉和水的用量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食量來調整。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E,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對增強體質大有好處。此外,南瓜容易消化吸收,有輕微的甜味,也是很好的輔食食材之壹。
以後不要忽視寶寶的早期教育~學齡前兒童推薦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課程豐富,圖文並茂,有聲有色,能激起寶寶學習漢字的興趣。更多育兒資訊,可以關註小評論和快樂育兒。
四個月就可以開始吃輔食了。飯糊吃壹段時間後,可以加蔬菜,但要加壹樣的。觀察兩三天再加下壹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