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漳河柳與旱柳壹樣嗎

漳河柳與旱柳壹樣嗎

漳河柳姿態婆娑,清麗瀟灑,適於配植於池邊湖岸,如間植花桃,則綠絲婀娜,紅枝招展,尤為我國江南園林中的春景特色。 適應性強,樹形優美,多作庭園綠化樹種。

形態特征編輯

形態特征:[1]落葉喬木,小枝細長,下垂,淡紫綠色或褐綠色,無毛或幼時有毛。葉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有時歪斜,邊緣有細鋸齒,無毛或幼時有柔毛,背面帶白色;葉柄長6

—12毫米,有短柔毛。花序軸有短柔毛;雄花序長2—4厘米,苞片長圓形,背面有較密的柔毛,雄蕊2,基部微有毛,腺體2;雌花序長1.5—2.5厘米,雌花腺體1,子房無毛,柱頭4裂。蒴果黃褐色,長3—4毫米。花期4月[2]。

2分布編輯

主要分布在山西省黎城縣漳河兩岸溝谷地帶和潞城縣石梁鄉壹帶。[1]

3生長習性編輯

生態習性 :喜暖至高溫,日照要充足。冬季落葉後可修剪、整枝。耐旱,耐水濕,為濕生陽性樹種。喜生於

河岸兩旁濕地,短期水淹及頂不致死亡。高燥地及石灰質土壤也能適應。發芽早,落葉遲,生長快速,但不及旱柳耐寒。壽命短,30年後漸趨衰老。

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落葉喬木,高達18米,胸徑達80厘米,為楊柳科、柳屬喬木。大枝斜上,樹冠廣圓形,樹皮暗灰黑色,縱裂,枝直立或斜展,褐黃綠色,後變褐色,無毛,幼枝有毛,芽褐色,微有毛。[1]喜陽光耐寒冷幹旱植物,分布於北美洲、 歐洲、 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哥倫比亞、 日本。具有綠化、觀賞價值。生長於海拔10米至3,6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幹旱地或水濕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可達20米,胸徑達80厘米。大枝斜上,樹冠廣圓形;樹皮暗灰黑色,有裂

旱柳

溝;枝細長,直立或斜展,淺褐黃色或帶綠色,後變褐色,無毛,幼枝有毛。芽微有短柔毛。葉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窄圓形或楔形,上面綠色,無毛,有光澤,下面蒼白色或帶白色,有細腺鋸齒緣,幼葉有絲狀柔毛;葉柄短,長5-8毫米,在上面有長柔毛;托葉披針形或缺,邊緣有細腺鋸齒。花序與葉同時開放;雄花序圓柱形,長1.5-2.5 (-3)厘米,粗約6-8毫米,多少有花序梗,軸有長毛;雄蕊2,花絲基部有長毛,花藥卵形,黃色;苞片卵形,黃綠色,先端鈍,基部多少有短柔毛;腺體2;雌花序較雄花序短,長達2厘米,粗4毫米,有3-5小葉生於短花序梗上,軸有長毛;子房長橢圓形,近無柄,無毛,無花柱或很短,柱頭卵形,近圓裂;苞片同雄花;腺體2,背生和腹生。果序長達2(2.5)厘米。花期4月,果期4-5月。[1]

生長習性

喜光,耐寒,濕地、旱地皆能生長,但以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最好;根系發達,抗風能力強,生長快,易繁殖。[1]

3分布範圍

生長於東北、華北平原、西北黃土高原,西至甘肅、青海,南至淮河流域以及浙江、江蘇,為平原地區常見樹種。耐幹旱、水濕、寒冷,模式標本采自甘肅蘭州,朝鮮、日本、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