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癥狀:
1.犬真菌感染初期,患處會有瘙癢感,脫毛區域會形成圓形,犬皮膚會出現紅色水皰或丘疹。狗會經常用爪子抓癢來止癢。
2.真菌感染中期,狗狗皮膚開始結痂或有頭皮屑。
3.當狗狗受到真菌感染時,狗狗的患處開始潰爛,皮膚上出現色素沈著,與講述者的膚色形成對比。
治療:
1,外用貝類浴(全效抗菌浴),每周洗1 ~ 2次,每天在患處噴皮皮爽噴霧劑3 ~ 5次。壹般局部真菌感染可在1 ~ 2周內治愈;
2.全身性真菌感染可在上述基礎上口服抗菌藥物,如伊曲康唑或特比奈。阿弗萊德芬,壹般4周內可以治愈。
第二種:疥瘡和蠕形蟎。
常見癥狀:
1,疥瘡和蠕形蟎,它們都是由蟎蟲引起的,蟎蟲是微小的體外寄生蟲。當它們在狗的皮膚或毛發上繁殖時,可能會引起感染癥狀。
2、這種病很容易在狗之間傳播,被感染的狗會不停地抓撓,引起禿頂、炎癥、疥瘡、疥瘡。疥瘡通常從面部、耳朵或腿部開始,但可能蔓延至全身。
治療:
1,外用貝類浴(殺蟎除蚤浴),每周洗1 ~ 2次,每天在患處噴3 ~ 5次皮皮爽噴霧劑。壹般局部真菌感染2 ~ 4周即可痊愈;
2.不建議柯利犬口服伊維菌素。其他品種也可以,壹般四周就能恢復。
第三種:細菌性皮炎
常見癥狀:
在可治愈的皮膚病中,最常見的是復發性細菌性皮炎,狗狗會出現圓形斑禿、脫屑結痂,以及微小的炎性皮疹,進而演變成更堅硬的皮膚斑點。
治療:
1,外用貝類浴(全效抗菌浴),每周洗1 ~ 2次,每天在患處噴皮皮爽噴霧劑3 ~ 5次。壹般局部真菌感染可在1 ~ 2周內治愈;
第四種:濕疹
常見癥狀:
1,紅腫、發熱、濕疹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但常見的地方是胸部、臀部或頭部,可能是過敏、蟲咬、感染、狗狗過於頻繁舔那部分引起的。
2.急性發作時出現紅斑性濕疹,瘙癢情況嚴重。如不及時治療,可出現丘疹期、水皰期、膿皰期、糜爛期等不同癥狀。
3.部分患病寵物皮膚增厚、脫屑、色素沈著、被毛厚硬、倒立,背部或四肢瘙癢加重,且反復發作的疾病無法治愈,甚至拖延數年。
治療:
1,小面積:如果每天摸狗狗,應該能提前發現狗狗皮膚表面的突起,也就是那些小痘痘。如果發現沒有破的小包,就在患處擦點碘酒,用吹風機吹幹患處,保持幹燥,同時給狗狗曬曬太陽。如果發現小包破了,要擦點碘酒,然後在患處塗點止癢的爽身粉,讓傷口幹透。壹般24小時內會幹結痂。
2.對於大面積:要盡可能地將患處毛發剪短或去除,去除硬痂,用碘棉球消毒患處,再將藥物擦於患處;盡量不要讓狗狗舔,多曬曬太陽。每天2-3次,壹般3-4天就會好。青黴素和慶大黴素可以肌肉註射,以防止膿腫炎癥期間的感染。
第五種:舔咬引起的肉芽腫。
1,這是過度舔咬引起的皮膚過敏,壹般在前腿,會掉毛,影響每壹層皮膚。通常伴有細菌或酵母菌感染。
2、皮膚會受到很大的損傷,甚至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細菌、受損的毛囊、堵塞和出油的腺體、擴張和發炎的毛細血管。
3.它通常看起來像濕疹,但與濕疹不同,它是壹種慢性疾病。即使治療後,只要狗壹直舔,它就會壹直存在。
治療:
1.給狗戴上項圈,防止舔咬。如果伴有細菌感染,可以用貝浴(抗菌+止癢)每周洗兩次,直到患處完全完好,狗狗沒有瘙癢或抓撓感。
第六種:甲減
常見癥狀:
1.甲減是指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時出現的各種癥狀。比如狗狗體重增加或者肥胖問題,大面積掉毛,皮膚問題。
2、甲減很容易用驗血診斷,只需檢查甲狀腺激素水平即可。
治療:
1.口服合成甲狀腺藥物,如黔貝復康牛肉片,可以通過調節激素水平來改善由其引起的脫發等皮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