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長沙史靜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懷亮來回答這些問題。腎臟是人體的“凈化中心”,主要功能是清除代謝產物,調節水、鹽、酸堿平衡,維持內環境的穩定。有些代謝產物如果沒有及時徹底清除,就會沈積在腎臟,形成腎晶體或腎結石。
什麽是腎結晶?
王懷亮介紹說,腎結晶是指尿液中沈澱的結晶物質。當人體尿液濃度過高時,身體的代謝產物會沈澱,形成小晶體。
如果晶體只在腎臟停留很短時間,對人體沒有影響。腎臟晶體如果不及時處理,隨著鈣鹽等物質的進壹步沈積,很容易堆積變大,形成腎結石。
腎結晶和腎結石的區別。
王懷亮說,腎晶體體積小,直徑大多在3mm以下,呈顆粒狀,壹般附著在腎乳頭上,位置相對固定;腎結石體積較大,通常直徑超過4mm,常位於腎盞、腎盂或輸尿管。
超聲檢查,晶體散在光點中,無明顯聲影;但大多數石頭表現為強回聲光團,帶有明顯的聲影。
從臨床表現看,腎結石多伴有腰痛或血尿癥狀;腎結晶癥狀不明顯,壹般沒有腰痛、腹痛、血尿等癥狀。仔細觀察會發現,尿液中有白色絮狀物,通常是無機鹽。
腎結晶需要治療嗎?
王懷亮提醒說,腎臟結晶也需要治療。發現腎臟結晶後,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應的調整。
首先,註意多喝水,勤小便,可以促進晶體的排出;可以適當做跳遠、跑步或者跳繩,有助於腎晶體的排出;如果上述方法仍不能排出腎晶體,應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壹些排石藥物。
腎結晶是腎結石的前兆。
王懷亮介紹,雖然大部分腎臟結晶體可以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排出,但多喝水、多排尿會導致結晶體排出。但由於腎臟結晶壹般是腎結石的前兆,如果在常規體檢時查出腎結石,就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如果結石長時間停留在腎臟內,繼續機械摩擦,可能會損傷腎臟組織。而且如果發生上尿路急性梗阻,腎盂、輸尿管腔內壓力增加,局部擴張、痙攣、缺血,會引起劇烈疼痛。也就是腎絞痛。
尤其是司機等群體,無論結石大小,都必須徹底清除,防止工作時突發腎絞痛,影響工作安全。
如果結石嵌在腎盂或腎盞內,或排泄時嵌在輸尿管內,梗阻後會引起腎積水。隨著腎積水的加重和腎壓的增加,腎實質受到擠壓而逐漸萎縮,可能引起腎功能的喪失。
長沙史靜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提醒,腎臟結晶並不可怕,但如果不及時排出,很容易發展成腎結石,並引發壹系列並發癥。所以在發現腎臟結晶後要註意多喝水,勤排尿,定期檢查,避免發展成結石,對身體健康和生活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