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江門有什麽特產

江門有什麽特產

1、新會陳皮?

新會陳皮:又名廣陳皮,為大紅柑(學名茶枝柑)的果皮,入藥已有700余年歷史。《本草綱目》載:“柑皮紋粗,黃而厚,內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廣中(即今新會)采者為勝。”

清康熙《本草蓬源》亦有“桔皮苦辛溫無毒,產粵東,新會,陳久者良”之述。質輕而柔軟,不易折斷,香氣特異,醇而濃郁,味甘涼香,微辛但不甚苦。

新會著名特產——新會陳皮,是新會所產的大紅柑的幹果皮。由於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是傳統的香料和調味佳品,所以向來享有盛譽。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壹。

2、新會大紅柑?

學名茶枝柑,是新會著名土特產。其品質獨特,在明清就風行各地,並被列為“貢品”,年年進貢。據記載,新會大紅柑已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

經過長期選育,自成品系,分大種油身、細種油身、大蒂、高篤4個品種。其果實扁圓,油身而有光澤,皮色在成熟過程中由青轉紅,“冬至”前後呈大紅。柑肉爽脆多汁,甜酸適度,每百毫升含檸檬酸0.71-0.82克,含糖10.1-11.3克,可溶性固形物為11-12%,單果重約100-150克。

3、大槐細米薯

細米薯學名叫菱薯,屬瓜菜類,可用來煲湯、煲糖水,清甜可口,而且還具有清熱除濕、健胃止痢、利尿解毒的功效。豬仔薯學名叫毛薯,為薯蕷科植物參薯的塊莖,具有健脾止瀉、益肺滋腎、解毒斂瘡的功效,可入藥。恩平當地人壹般將毛薯蒸熟直接食用,或是煲湯、煲糖水。

4、杜阮大頂涼瓜?

杜阮涼瓜,又名杜阮苦瓜。是江門市乃至省、港、澳地區無人不曉的特色知名農業品牌。其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頂粒粗,別於其它涼瓜的標誌迷人官特征,本地人稱之為大頂瓜,將其形容為“柿餅蒂,老鼠尾”。

據《新會縣誌》記載,早在明朝,當地就已經開始種植涼瓜,在民國時期,杜阮柿餅蒂(杜阮涼瓜)就已經比較著名。解放前,就有壹首民謠唱出了江門當時的名蔬名果:“杜阮苦瓜柿餅蒂,蓮塘菱角兩頭利,滘頭大蔗真脆皮,江門白菜匙羹髀,荷塘芥蘭幾分地”。

杜阮涼瓜獲得了“江門市十佳農土特(初級類)產品”、“廣東嶺南特色食品”和 “無公害農產品”稱號。

5、鶴山紅茶

鶴山紅茶為鶴山著名土特產。鶴山人種茶始於宋代,茶葉以其條索緊細,成色油潤,湯色鮮亮,清香味濃,滋味甘滑,消熱消滯而著稱。鶴山紅茶具有生產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深厚等特點,符合地理標誌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的要求。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以“打造農業品牌、提升品牌效應”為工作導向,不斷加大對鶴山紅茶的重視力度:

壹是制定出臺了《鶴山紅茶生產技術規程》,規範了鶴山紅茶種植和加工制作技術;

二是加強鶴山紅茶生產標準化建設,在鶴山***和萊蘇村委會建立了面積達50畝的“江門市(鶴山)優質茶葉標準化”示範區;

三是加大投入,各級政府加大對鶴山紅茶種植的扶持力度,2011年以來,市政府投入專項資金50萬元,從產前、產中、產後等方面,加大財力、物力、人力投入,為鶴山紅茶提高品質、增加產量、增加農民收入提供堅實保障。

百度百科-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