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治療杭菊花的病?

如何治療杭菊花的病?

菊花常見害蟲:

有蚜蟲、二斑葉蟎、紅蜘蛛、粉虱等。這些害蟲會導致植物的莖尖卷曲,葉子枯萎萎縮,花朵變小。壹旦發生,應及時預防。

1.菊蚜:1。癥狀:菊花受蚜蟲危害最嚴重,從苗期到花期均有發生。其中以雲芝最為常見,分布最廣,體長65,438+0.5 ~ 65,438+0.7毫米,深褐色或灰褐色,危害幼嫩莖葉,分泌粘液,捆綁莖葉,卷莖尖,縮葉。蚜蟲在1年內發生10 ~ 20代,每年4 ~ 5月和9 ~ 10月為繁殖高峰期。2.防治:為了防治蚜蟲,從土壤根際施用克百威。方法如下:首先將菊花植株根際周圍的表土刨平,然後在四周均勻埋上3%克百威顆粒,距離樹幹20 ~ 30 cm,然後覆土澆水。溶於水後,顆粒被菊花根部吸收並傳導至植株上部,蚜蟲吸食後死亡。壹般藥效持續至少2個月,能有效控制蚜蟲。二、菊花苗定植或嫁接後,每20天噴施800倍多菌靈溶液和40%氧化樂果溶液的混合液1次。

二、二斑葉蟎:1。癥狀:二斑葉蟎對菊花的危害最為明顯,主要通過風傳播,或隨水傳播。多寄生於葉背面,體微小,外圍分枝多,受害葉背面呈灰褐色。壹般是從下部葉子向上蔓延。當新芽生長時,蟎蟲向上遷移到新葉和新芽上,導致枝葉變黃。危害嚴重時,全株葉片發黃,生長緩慢,花朵變小,花期縮短,影響觀賞價值。2.控制:(1)避免帶蟎蟲切割。(2)受害菊花植株可噴施0.2%尿素,促進營養生長。(3)定期檢查,發現蟎蟲及時噴灑藥劑防治。常見的藥劑有20%三氯殺蟎醇EC 1000倍液、35%三氯殺蟎醇EC 2000倍液、80%敵敵畏EC 1000倍液,殺蟎劑和有機磷交替使用,避免使蟎類產生抗藥性。

三、粉虱:體長約0.6毫米,體色多為淡黃色或白色。繁殖快,多群生活在幼葉背面,吸汁,菊花被粉虱為害,造成葉片枯萎脫落。黃菊花受災嚴重,影響開花和觀賞。發病時用40%氧化樂果1,500 ~ 2000倍液或20%甲硝唑2000倍液。

4.蛀幹害蟲:又名桑天牛,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隔1個月用1000倍殺蟎液噴灑葉、莖、地,防止蛀幹害蟲危害菊花幼苗。

5.肉食性昆蟲:8月中旬至9月下旬,對幼嫩的頂端噴殺敵液2-3次,防止蛾類危害花芽。

6.潛葉蠅:主要危害葉片,可噴灑40%樂果EC 1000倍、40%氧化樂果EC 1000 ~ 2000倍、50%敵敵畏EC 800倍、50%納樂得EC 1500倍、40%二嗪磷EC。

七、短陰性蝗蟲:20%甲硝唑乳油2000倍液噴霧殺滅,也可選擇敵敵畏、氯菊酯等。

菊花疾病:

菊花三大病害是指菊花灰黴病、銹病和葉枯病。據觀察,這三種病害在菊花的生長季節,尤其是秋季以後,往往同時發生,可造成大量落葉,影響植株開花,降低觀賞價值。應盡快采取措施加以預防和控制。

灰黴病主要危害菊花的葉、莖、花等部位。葉片受損時,是葉片邊緣的褐色病斑,表面略呈輪紋狀。葉柄和花梗先軟化,然後表皮腐爛。當花受損時,它影響種子成熟。高溫多雨天氣,氮肥施用過多,種植過密,土壤質地過重,都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法:壹、異地種植。細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所以無論是園栽還是盆栽,都要求土壤是無病害的新土;二是發現病葉、病株及時清理,集中掩埋或焚燒,防止病害蔓延;三、種植前可用65%代森鋅300倍液浸泡根部10 ~ 15分鐘;四是註意栽培,註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不單施氮肥,防止土壤漬水;第五,發病初期,可噴灑0.3 ~ 0.5度的石灰硫合劑,或代森鋅、多菌靈殺菌劑。

銹病主要危害菊花的葉和莖,尤其是葉子。起初葉片上有淡黃色斑點,病葉背面也產生棕綠色小斑點。之後會產生壹個稍微凸起的水泡。水皰破開後,散落大量黃褐色粉末。顏色由淡渴逐漸變為黃褐色,常造成全株死亡。栽培管理不善、通風透光差、土壤缺肥或氮肥過量、土壤漬水、空氣濕度過大等都有利於該病的發生。這種疾病可在4月至10月期間流行。

防治方法:壹、合理施肥。在配合施肥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磷鉀肥的施用,提高植物的抗菌能力;二是盆栽菊花,排水孔要經常疏通,防止盆內澇;三是生態防病。保護地栽培菊花,要註意通風透光,增溫降濕,延緩葉片結露時間;四是化控。噴施65%代森鋅500倍液或0.3 ~ 0.5波美度混合液,可有效控制該病的流行。

葉枯病又稱黑斑病,主要危害菊花的葉片。最初下部葉片上出現褐色小斑點,後逐漸擴大,邊緣深褐色,後擴大為深褐色圓形或近圓形不規則斑點,大小約5 ~ 10 mm,外部有不明顯的黃色暈圈。後期病變邊緣黑褐色,中心略褪色,濕度大時小黑點不明顯。病情嚴重時,幾個病斑連在壹起,使葉片全黑脫落,連作嚴重。

防治方法:壹是合理改茬種植,選擇無病植株嫁接;二是註意溝渠排水,減少土壤水分;第三,勤修剪,淘汰病殘人員,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實施化學防治技術,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病性和耐受性;四是化控。發病初期可用30%堿式硫酸銅懸液400倍液、80%地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懸液800倍液或75%苯菌靈1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