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紅花栽培技術

紅花栽培技術

紅花屬菊科1年生或2年生(秋播)草本植物,栽培歷史悠久,是著名的藥用植物,有活血通經,去瘀止痛之功效。紅花油適應於各類型的動脈粥樣硬化、血膽固醇過多、高血壓、中風、心肌梗塞、心絞痛、心力衰竭等癥。因此,紅花在國內外的消費量劇增。然而,在紅花栽培過程中,由於壹些生產因素被忽略,導致紅花產量偏低。

選地和整地

1、選地紅花適應性較強,在我縣2100米以下海拔均可種植,喜溫暖幹燥、陽光充足的氣候,耐旱、耐寒,忌高溫高濕,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為宜。不宜在低窪積水的粘土上種植。

2、整地由於我縣種植紅花均選擇秋植,前作是黃豆、花生、烤煙、玉米均適宜。整地時只需將地塊深翻壹遍,清除枯枝雜草,細碎土塊,做到土碎地平即可;水稻田可采取免耕種植的方式。

適時播種及合理密植

1、調整播種期紅花屬長日照植物,不同播期產量不同,早播者產量高,晚播者產量低,故播種宜早不宜晚。紅花幼苗較耐寒,能耐-6.6℃低溫,個別品種能耐-15℃低溫,因此,紅花播種壹般在10月上旬;冷涼山區旱地可在9月中、下旬播種,即在玉米未收獲前挖?玉米腳?種植。

2、種子處理為保證獲得高產穩產,保證齊苗壯苗是關鍵,對此,種子需用清水浸泡6?8小時讓其充分吸水,保證出苗。畝用種量1?2公斤。

3、合理密植

株距按6寸?7寸,行距按9寸?1尺,塘深度2?3寸,每塘播種3?4粒,保證每畝有10000?13000搪,每塘留2株保畝有效在20000?26000株,但也要依據以下幾個條件做適當調整:

(1)是旱地還是水澆地旱地宜稀植,特別是缺雨年份,太密可能會減產。

(2)播種期播種晚,宜密植,早播種,宜稀植。

(3)每隔4行須空出半行,以便進入地裏采花。

播種時需要特別註意的是底肥種子必需分開放。底肥每畝可用15公斤復合肥或5公斤尿素(為保證出苗,壹般不施用化肥作底肥,待苗齊後用作追肥),畝用1000公斤農家肥。覆蓋土層深度不超過2寸,原則上要求蓋土時適當振壓,這樣更利於苗出土。

中耕管理

1、間苗:按株距6?7寸,行距9寸?1尺的規格種下,待苗齊後,每塘僅留2株,拔除病弱苗或過大過小株,保留中間株。

2、合理灌水

紅花有強大的根系,能從土壤深處吸收水分,不灌水仍有所收獲,但紅花最高產量是在灌溉的情況下獲得的,澆灌1、2、3和4次水的紅花種子產量平均比不澆水的產量依次高29%、44%、58%和76%。由於紅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對水分都很敏感,所以,灌溉技術也是紅花栽培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如有不當,即使在降水量只有29.4mm的幹旱地區,也可因灌水量過大而導致紅花大量死亡,因此灌溉必須慎之又慎,技術上應註意以下幾點:

(1)灌溉前需檢查土壤的水分狀況,若紅花根系所至之底土仍然是濕潤的,切勿進行灌溉。

(2)若天氣預報在2~3天內有雨,最好暫不澆水。

(3)紅花除幼苗時在低溫下較耐濕外,其它生長階段對水分都很敏感,噴灌易引起銹病和枯萎病,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均須避免。必須采用溝灌,最好采用隔行溝灌,這樣,既節約用水又最安全。

(4)灌溉完畢,需及時疏通排水系統,以免遇雨積水。

(5)最後壹次澆水應在95%花球開花之前5天進行。

3、肥料管理

紅花的耐旱、耐鹽堿、耐瘠薄等特性被人們熟知,因而紅花種植區的多數種植戶將紅花栽植於肥力低下的土壤中,大多種植戶錯誤的認為,紅花不需要增施肥料;相反,另有壹部分種植戶為獲得紅花高產而施用較多的肥料,也造成了增產不增收的結果。

紅花對肥料的需求量壹般取決於土壤自然肥力、水分狀況、播種期等,當土壤肥沃時,可以不施或少施氮肥,壹般有灌溉條件的中低等肥力土壤,在定苗後結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5?8公斤提苗,至孕蕾期每畝施用尿素10?15公斤。無灌溉條件的旱地,可不施氮肥(也可在大雨前每畝施尿素5~10kg,或把尿素兌水澆灌);給紅花施用微量肥料,增產效果明顯,壹般從現蕾開始,每隔7~10天噴施1次,可選用磷酸二氫鉀、有機鈣肥、液體多元鉀肥,硫酸鉀、硫酸硼等微肥,***噴3~4次。

4、病害防治

①銹病:高濕有利於銹病的發生,孢子隨風傳播,以冬孢子及冬孢子堆在病殘體上越冬,在春末夏初當低溫或中等溫度而濕度較高時侵染葉面,引起葉片枯死。防治方法:種子處理,用15%粉銹寧拌種,用量為種子量的0.2%~0.4%;清潔田園,集中燒毀病殘體,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施殺菌劑,7~10天噴1次,連續2~3次,可用20%粉銹寧乳油0.1%溶液,波美0.3?的石硫合劑等藥劑交替噴施。

②枯萎病:枯萎病也稱根腐病,病菌主要危害根部,初發病期,根莖部呈現褐色斑點,莖基表面呈現粉紅色的粘質物,最終導致基部皮層及須根腐爛,引起植株死亡。發病輕者損失1~2成,發病重者可全田毀滅。防治方法:要嚴格做到輪作不重茬,保持土壤排水份良好;及時拔除病株燒毀,病穴用石灰消毒;清除田間枯枝落葉及雜草,消滅越冬病原;用50%多菌靈,50%敵克松0.17%~0.20%的溶液等灌根。

5、培土:紅花抽莖後,上部分枝多,易於倒伏,故在3月上旬進行培土。

6、打頂:紅花株高達20?30厘米時掐去頂芽,促使分枝增多,增加花蕾數,提高紅花產量。

采收加工

紅花播種後,壹般4?5個月開花,初期為*,後變成桔*,即可采摘,壹個花蕾可采摘3-5次,不失時機的采摘是紅花增產的關鍵。紅花采摘後,置通風幹燥處涼幹。花采摘後15-20天,種子即成熟,可收割打籽。

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