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雞燒蘿蔔的做法

雞燒蘿蔔的做法

雞肉燉蘿蔔

雞燉蘿蔔是家常菜,符合大眾口味。原料常見,價格相對低廉,制備方法簡單。雞肉不僅脂肪含量低,而且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是兒童、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病後體弱者的理想蛋白質食品。雞肉有增強體力,強身健體的作用。也是冬季進補的必備食材之壹。蘿蔔在國人中有“小人參”的美譽。雞肉燉蘿蔔湯濃而不膩,可謂絕配,非常適合秋冬進補。

中文名

雞肉燉蘿蔔

某人的品味

鹹的

主要成分

雞肉,蘿蔔

手藝

佐料

雞肉700克,白蘿蔔400克,土豆粉絲100克。

佐料

適量油、鹽、姜片、幹紅辣椒2g、醬油、料酒、白醋、十三香。

工作方法

1)去骨雞腿,切成大塊,蘿蔔去皮,切成半圓形厚片,大蒜切片,幹辣椒切末。

2)鍋中熱油,放入蒜片,放入花椒翻炒。

3)倒入雞塊。

4)顏色變化後,倒入蘿蔔炒壹會兒。

5)加入料酒,少許醬油提味,少許醬油上色,少許糖,適量鹽,壹湯匙辣椒面(可以省),適量水。水量只是比雞蘿蔔少壹點點。

6)大火燒開,轉中火燉。等味道熟了,轉高火,把鍋裏的汁瀝幹,點幾滴香油,出鍋。

7)聞起來很香。

菜肴特色

簡單的烹飪

營養分析

雞肉(作為食物)

雞肉的功效和作用

雞肉性平,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氣,填精補髓;可用於體虛、消瘦、食欲不振、腹瀉、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後缺乳、口渴、水腫、尿頻、遺精、耳聾、耳鳴。

1.保持健康

雞肉消化率高,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具有增強體力、強身健體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

現代社會,每天工作繁忙,經常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白領,最好多吃點,增強免疫力,減少患病幾率。雞肉具有溫中益氣、填精益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體虛、消瘦、腹瀉、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後缺乳、口渴、水腫等癥狀。

3.補腎精

可緩解腎精不足引起的尿頻、耳聾、少精、感冒等癥狀。

4.促進智力發展

它具有抗氧化和解毒的作用。對改善心腦功能,促進兒童智力發育起到較好的作用。

雞肉的營養價值

1.與豬肉和牛肉相比,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更高,脂肪含量更低。此外,雞肉蛋白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含量與蛋奶中的含量非常相似,因此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雞肉的蛋白質含量因部位、皮、皮的不同而不同,從高到低的順序是無皮雞、胸肉、大腿肉。雞皮中含有大量的脂類物質,所以絕不應該把雞皮當成壹種低熱量的食物。

2.雞肉也是磷、鐵、銅和鋅的良好來源,並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K等。

3.與牛肉、豬肉相比,雞肉的脂質物質中含有更多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可以降低對人體健康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